取经的过程也是收服心猿的过程,打怪升级就是让内心更强大。心猿意马放到《西游记》的环境里解释再合适不过。汉·魏伯阳《参同契》:“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都有过类似的描述。
取经是当时一种普遍现象,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人类内心却缺少安定的信仰,导致浮躁焦虑。为此而经受磨难,进而去寻找到内心平和,却让每一代人苦苦求索不得要领。
唐僧就是我们自己,自带伟大使命来到人间。肉身凡胎,却志存高远。自身的性格中矛盾重重:孙悟空就是带着超级想象力的心思,一个念头就神飞天外,一转念又回到肉身,难以约束和管理,却不能缺少;猪八戒代表我们天生的欲望,吃喝、淫欲、懒惰、享受、不思进取、巴结奉承....所有这些,我们自己都讨厌,却为止天天乐此不疲;沙和尚代表人性的正直和忠厚;白龙马是交通工具,对应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持之以恒。
这是一个各种角色组合的团队,也可以是一个人。
取经路的艰辛是对心性最好的磨练。悟空戴上金箍才是成熟的开始。但成熟和成长肯定不是线性进度。突发的、应急的、没有预案、没有经验、没人帮助、危机四伏还要安全落地才是生活本身。
真假美猴王这段就在说这个主题。六耳猕猴是如来植入唐僧命运的另一个心思,可能是一种惊天的叛逆抑或是内心深处潜藏的一股巨大力量。悟空自己的都不知道自身周围还包裹着这么一种神秘的物质,差点甚至颠覆了取经大业。所有人都辨别不清两个美猴王的真假,上天庭、下地狱斗战真假;各界仙魔神佛也被晃花了眼。真假美猴王一路打斗到大雷音寺山门外时,如来指着他俩说:“且看二心竞斗而来”。《西游记》第五十八回的回目“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这“二心”是指“心猿”在取经路上不是一心一意。“心猿”是本来没有实像,是《西游记》一直警惕提防的“心贼”。就像我们生活中害怕发生的事,最终肯定会发生,甚至爆发的规模超出自己想象。
但在《西游记》这一回,“心贼”彻底形象化,形象跟孙悟空一模一样,要取代他干一样事业。显然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另一种人格,是他精神分裂的产物。最后孙悟空用金箍棒打死六耳猕猴,也代表孙悟空跟自己的“二心”彻底一刀两断。现实生活中,能跟“二心”彻底告别的人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一生“二心”相伴,我们称之为“纠结”。
六耳猕猴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是六耳呢?
此话不传六耳,就是要保守秘密还要跟对方保持同盟关系;有了结党营私,自然缺少了光明坦荡;孙悟空跟唐僧取经有“二心”相伴,三个人自然是"六耳”。这么看,取经之路,不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状态!?
抽离出来看我们自身,破除纠结心魔,就要毅然选择勇敢行动。纠结对心智的消耗巨大,对情绪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