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一个在村庄!
晚饭后和老婆视频。她说:“奶奶地(口头语),今天开工,累的老娘我浑身疼,闲这么多天没干活,咋干还真有点累,姐Ⅹ(口头语),咱就不是那享福的命,当闺女的时候光想着找个当官的,有钱的,好跟着享福,不干活,吃了玩,玩了吃。”然后她嘿嘿地笑了。
又说:“找了你吧光受罪了,就今年才知道什么是享福,天天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躺地身子疼,闲的难受。光想着出门找活干,现在干活了还是累。嗨!这日子过的,没法说了。”
她这番话说的有点掉渣,像刚从灰土堆里扒出来一样,可听着心里舒坦。
生活中,往往最平凡,最实在,最自然的原生事和物,比起高大上的豪言壮语心和灵鸡汤来,最能抚慰人心。
比如我刚发的朋友圈动态,是一条九宫格照片,拍的是我所在之处静谧的港湾。
就我的能耐,算得上是巅峰之作了,自我感觉高大上,就发了出去,其实这几张照片还真的没有打动我,打动我,让我内心为之一颤的并没有发。
这张照片看着杂乱无章,无层次感,主题没有突出,。拍它的原因是远处随风自然飘逝的烟雾打动了我,有一种乡村烟火的感觉,拍了好几张都不是我想要的效果,就对着那烟雾发了一会呆。
烟雾一般都是从房顶上冒出来的,特别是东北的小山村,家家房顶上都冒烟。它是农家人在生火做饭,烤火取暖,有烟雾升起,就表示可能有饭吃。有饭吃,人心就踏实,就有归属感。
小的时候,破旧的衣服兜里总少不了火柴杆儿,火柴皮,这样不管跑到哪里疯玩都不至于挨饿。早晨出去,天黑很长时间也不回家,大人不找,也不怕丢,更没有人贩子。渴了只要看到能喝的水就用手捧着喝,哪怕跪下添,也要喝。
饿了,只要看到能吃的,不管是要,是偷,还是抢,就想法弄来吃。如果是生的玉米,地瓜还是豆类的,这时火柴就派上了用场。
找一沟边地头,扒一条小沟出来,把吃地放上,弄来干草柴禾,在底下烧,鼓捣的烟雾四起,一番烟熏火燎之后也不知生熟,能填肚子就行,更不知饥饱,野外求生的技能绝对是天生的。
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和弟弟在我们村西南河沟里抓了几条鲫鱼,就是这样放在火上烧的,鱼肉之嫩白,味道之鲜美,现在也是记忆犹新,想想就咽口水。
特别是秋收季,烧豆子的很多,只要看到有烟火的地方,就跑近,偎上去,抢着吃。有时被人呵斥,只好远远地看着,等人家吃完走了,再扒拉扒拉灰土看看有没有漏下的豆粒,找几粒放嘴里。
即便是平常的灰土,也会上去踢两脚,把灰堆踢散,弄的脚上裤子上全是灰。
家中我是长子,生火、做饭、拉风箱想躲都躲不掉,不然大腿根会被拧紫,耳朵也跑不了挨拧,只能乖乖的听话。
有时柴禾湿,不爱着火,烟大,被烟熏的抹一把鼻涕,再抹一把眼泪,趴到锅门口,用嘴往里吹风,稍不注意就会把烟吸到喉咙里,呛的直咳,照样得把饭烧开。
我最喜欢夏天烧火,在烧火之前先讲好条件,必须得让下河洗澡,不然挨揍也不烧。
只要一点头,马上就把衣服脱光光,赤条条的就在锅台前忙活起来,汗水,鼻涕,眼泪,灰土,抹地全身都是,脸上就更不用说了。
站着拉风箱,锅底下火旺,一个爆燃,火星从锅门口直射裆部,用手猛拍小弟,急忙捕拉,慌忙跑到外面水缸里舀瓢水就往上浇,也不怕疼,看着它颤抖两下,回来再接着烧火。
饭做好了,整个人就像从灰土里扒出来一样,欢快的跑去河里洗澡。
成年以后自己组织了家庭,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上顿吃什么,下顿吃什么,怎么做。努力的用心用情把柴米油盐化成浓浓的烟火味,化成一道道菜,一款款汤,一碗碗饭,让它们温暖家人。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厨房里有烟火,家里有温暖。所以我对炊烟袅袅,烟火弥漫的场景有着浓厚的深情。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花前月下,吟诗作画的日子,谁又能每天吞梅噬雪,红袖添香。那是书中的境界,只有神仙才不食人间烟火。
快要休假回家了,闲赋在家的日子自然要分担家务,操持一日三餐。我很喜欢去菜市场买菜的随意性,看新鲜蔬菜摆放在摊位上,人们讨价还价。
五个萝卜,两斤葱,切块豆腐,来块姜,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声吆喝的叫卖声。更有那耳熟能详的“两块钱,两块钱不多,两块钱不贵。两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两块钱你也买不了上当。!”
游走在这充满烟火味的市井人生里,让人舒心踏实。
当我年老时,坐在轮椅上回看今天写的东西,我想我会被这烟火味的文字笑出声来!
好了,先到这里,愿我的文字和图片能给你带来片刻的休闲,下次见!
棅泓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