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阴阳和五行,绝对学不好中医,但学习中医只要大概知道并且会应用就行。
阴阳学说源自《易经》,是古代的一种哲学观,古人以阴阳来说明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以此来解释和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平”和“秘”的意思都是指平衡和协调。在人体中只有阴阳平衡互相协调,脏腑、经络、器官、形体才能发挥正常作用,反之就会出现问题。
阴阳是对立统一、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
阳代表温暖、向上、发散;阴代表凉润、向下、收敛。
阴阳在中医辨证里的应用:
病邪分阴、阳两大类。一般来说,自然界中的六淫(风、火、暑、湿、燥、寒)(中医所说外感)为阳邪;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失调(中医所说内感)为阴邪。而六淫之中也分阴阳,风、火、暑、燥为阳邪,湿、寒为阴邪。阳邪易防,阴邪难挡。在各种常见疾病中,阳邪致病的都比较容易治,阴邪致病的就很难痊愈。
当阳邪入侵身体时,体内阴气会奋起抵抗,这时候阳邪就会损耗掉体内的阴气;当阴邪入侵时,体内阳气会奋起抵抗,这时候阴邪就会损耗掉体内的阳气。身体的阴阳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平衡就会生病,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阳偏盛、阴偏盛、阳偏虚、阴偏虚、阴阳互损。
(一)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高出了正常水平所呈现出来的病理状态。
根据上表第一幅图可以看出,当外邪入侵时,同性相应,阴邪归于阴,阳邪归于阳,从而导致了阴偏盛或者阳偏盛。
阴盛则寒,身体会出现面白形寒、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实或沉紧等实寒证的表现。
阳盛则热,身体会出现高热、烦躁、面赤、脉数等实热证的表现。
这种多出邪气的情况就叫“实证”。
但因为阳偏盛或者阴偏盛,都会损耗掉体内原本的阴气或者阳气,所以实际上的真实情况是第二幅图所呈现的样子。
所以在治疗偏盛的情况时,常常在清热时滋阴,除寒时温阳,这样的做法正是为了补充被消耗掉的正常的阴或阳。
(二)阴阳偏虚
阴虚或阳虚,是指阴或阳其中一方低于正常水平所呈现出的病理状态。
阳虚时身体会表现出寒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虚寒证,会产生阴偏盛的假象。
阴虚时身体会表现出热证,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热证,会产生阳偏盛的假象。
这种阳或者阴其中一方少了,就显得另一方多了,而实际上另一方并没有多,只是假象,这种情况就叫“虚证”。
判断虚实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脉,一般来说,实证时脉比较洪大有力;虚证时脉比较细弱无力。二是病程,起病急发展快的,多为实证;病程时间长,发展缓慢,多为虚证。
很多情况下疾病是虚实夹杂的,或标实本虚。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根互用。当阴或阳偏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阴阳互损,导致阴阳皆虚的情况。
阴阳相生,阴虚时间长了,生阳的能力变弱,导致阳不足,低于正常水平。同样,阳虚时间长了,生阴的能力变弱,导致阴不足,低于正常水平。两方都低时就是常说的阴阳皆虚。
阴阳皆虚表现为身体整体功能下降,阴虚和阳虚的症状都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