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音乐史上,如果说有哪一位作曲家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意识渗透到自己的血液当中,那波兰作曲家肖邦一定是名列第一位。
鱼儿陪你聊艺术
这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一生当中,始终把祖国和民族视为自己的生命。肖邦诞生于19世纪初,他既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又是波兰民族音乐的伟大开拓者。他在自己一生的创作中,为发展波兰民族音乐的精髓、丰富世界音乐的宝库,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其实,肖邦并不擅长写作交响音乐,一生中从未创造过专供交响乐队演奏的交响曲。然而,他所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却是19世纪交响乐中两朵艳丽的奇葩。这两首钢琴协奏曲,处处散发着美好真挚的情感和浪漫主义的青春气息。对于肖邦来说,这两首协奏曲是他在交响领域所作出的仅有贡献。
肖邦于1810年出生在Żelazowa Wola,一个离华沙四十几公里的郊区。幼年的肖邦就显示出了卓越的音乐才能,他尤其对钢琴产生了非同寻常的迷恋。肖邦六岁起开始学习钢琴,七岁时就已经可以登台进行表演了,八岁时在公开的慈善音乐会上演奏浪琴协奏曲,引起了听众的轰动。从此,被誉为少年钢琴演奏天才。
肖邦的创作才能显露的也很早,据说他在7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12岁时,他开始跟随作曲家埃尔斯纳学习作曲。1826年,肖邦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进行更为专业的学习。通过几年的学习和练习,肖邦最终成为了一位天才的钢琴演奏家和优秀的青年作曲家。
肖邦是一位闻名于世的爱国主义作曲家,1830年,他离开波兰,赴欧洲各国演出。1831年,肖邦在法国巴黎旅途中,听到了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他背痛万分他愤然写下了气势磅礴,而又充满激情的伟大作品《革命练习曲》和《D小调前奏曲》。此后,肖邦的作品越来越与波兰的命运息息相关。
鱼儿陪你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