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

下午看到一则新闻。一个西安的书店用书垒起了两层楼高的环形书架,从底部抬眼看出去,仿佛坐在井底,井口大的天。报道称,此举是一个孩子妈妈所为,意为呼吁民众,不要把孩子们关在象牙塔内,被书本课业所累,走出去看看广阔世界。一句话,减负。

初看到这则消息,我被那幅图片震撼到了,井口大的天,四围都是书。第一反应,真羡慕呀,谁有这么多的书,我竟没有。想我家里的书柜,只是一个三开门的普通柜子,虽辟出一室布置了书房,也有书桌,桌上却也只是散落的几本,还有几本分布在阳台,客厅沙发,卧室枕边,还有卫生间的洗衣台上。全部加起来,不及人家的百分之一吧。看了图片很是符合标题坐井观天的味道,一边按耐着羡慕一边想谁有这等福气,往下细究,知道了文章主题,一下子转为大失所望。

近几年陪孩子读绘本,发现儿童书竟也这么有趣,小时候几乎没有读过。工作中,除了专业书,时常看,其他各类都是作为消遣,每每也觉得有趣,有时觉得比专业书籍好看多了,忍不住多看。又觉得不务正业,不敢多看。总之一句,想看的书太多,看过的太少了。

还有人嫌书多?怕读多了,读傻?身在福中不知福。有这想法的才傻吧。坐拥书山,有道是书山有路,攀上去,人生自然厚实,视野自然广阔。幼时,少年时,青年时期,都是畅游书海的好时光,换作我,只怕会更加争分夺秒更加多吸取多收纳。

报道中的妈妈,能想出这个坐井观天的创意,自然也是读过不少书拥有不少书的,只是见识却偏颇了些。在孩子的幼年少年青年时期,为他提供多一些的书籍,多一些涉猎和选择,只会打下更好的基础。

上午上课,毕业班的学生,正是应聘季,课间聊起了学籍档案毕业去向的问题,竟然说起班上八成的同学是本市(地区)人,真是让我讶异,同窗3年,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互相之间的影响之大,不可估量。如果都是同乡,说的必然是家乡话,聊的是家乡事,甚至家长里短,区域性的观念偏狭,固守怕是更加巩固,再难打破了。

有人说,你在县城,城市就是传说,你在城市,省会就是传说,你在省会,上海就是传说,你在上海,香港就是传说,你在香港,纽约就是传说。说得有道理。

怎么打破自己的固有束缚,实现突破,恐怕离不开那个报道中的那像井一般深墙一般厚的书籍作为垫脚石吧,当力量不足实力不够的时候,不妨安心的坐在井下读书,倦了累了抬头,观一观那天,等有一天,积累够了,走出象牙塔,走到更广阔的世界,走出更坚定更广阔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次讲课,评课,再讲课,再评课,再讲课,对于我这只自满于现状的井底之蛙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大家的智慧与建议让我跳出...
    一箩筐白菜阅读 1,241评论 3 2
  • 叶紫芸旁边的位置上,坐着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孩,他也不时地关注叶紫芸,注意到叶紫芸的神情,目光朝聂离这边看了过来,恶狠...
    im喵小姐阅读 545评论 0 0
  • 前几日有外地朋友来,陪逛大栅栏。我没买回别的,却从中国书店扛回上下两册钱穆的《国史大纲》,九成新的旧书,只需要50...
    池风阅读 442评论 0 2
  • 很久以前,有一只青蛙终日守候在浅井之中,遥望井口大小的天空,不愿离开。 一日,从东海中来了一只大鳖,路过浅井,便对...
    地无疆阅读 352评论 4 4
  • 情怀。信仰。教养。感恩。守护。知足。 微笑。坚强。追梦。回忆。珍惜。思念。 一次就好。不少不多。天荒地老。 喜欢这...
    赫连锦轩阅读 1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