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由于它们的智力,蜜蜂才灭亡了。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上面所讲的故事并非寓言,而是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的一个绝妙的实验。韦克是一个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著有《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等书。韦克总结到:“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人们总以为那些成功的企业是某些能人在一开始就做好规划、设计的,只管朝着方向走就行了,所以很多人热衷于讲战略、谈规划,而据我的观察,很多情况下,战略都是“事后诸葛亮”。比如周鸿袆在谈360今天的成功时讲到,刚开始360推出免费杀毒软件,后来又推出了360保险箱,专门保护网游账号;再后来又推出360软件管家,目的是使网民可以下载到干净的软件,再后来,360发现网民上网的时候,大部分人中招实际上是在浏览器上发生的,因为不少浏览器都有安全漏洞,于是顺理成章的360就推出了360安全浏览器。在这一过程中,360慢慢地获得了很多用户的信任,形成了用户基数,在不知不觉之中建立了商业模式,也就有了今天360在互联网上的地位。于是有“专家”解读这是360早就布好的局,周鸿袆在《周鸿袆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回应说,没有人能聪明到高瞻远瞩,看到五年后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布局,都只不过是马后炮而已。
有不少人被称为“战略专家”,也有很多人以“战略专家”自居,而明茨伯格认为战略是随机的,并非一开始就规划好了的。他举了一例子——一个陶瓷大师准备要捏造一个泥娃娃,花了很多的精力、时间后,泥娃娃捏得很像,大师正自我陶醉时,一不小心,捏好的泥娃娃掉地上了,大师正懊恼之际发现掉在地上的泥娃娃是不像“泥娃娃”了,却变成了一只更可爱的“羊”娃娃,而且更加惟妙惟肖,于是大师临时决定不再捏泥娃娃了,而是捏了一批“羊娃娃”,结果是这一批洋娃娃市场反响非常好,之后,大师就是捏“洋娃娃”而闻名了。
类似的,德鲁克大师也谈到一家原本靠卖日用百货赚钱的商场,突然有一天管理者发现家电类的销售额超过了日用百货,平庸的管理者便会紧张、不安,于是要想尽办法把日用百货的销售额提上去,但往往徒劳,而聪明的管理者懂得顺势而为,抓住这“意外的成功”。
事实上,那些长寿的企业往往擅长不断的尝试、探索,从而寻找到亲的业务增长点,或者新的发展趋势,而并非一开始就来个三年规划、五年战略什么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往往先小范围内试验,待成功后,再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