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老手绝不外传的秘笈:季节性产品选品与运营的5个关键节点

我们店铺是爆款+蓝海产品+不同季节季节性产品结合的模式,爆款是日销30单以上的产品,蓝海产品是日销1-10单的产品,今年上了几十万元的蓝海产品,有的蓝海产品一 天两三单,广告费一 天两三美金。

还上了些季节性产品,比如万圣节和圣诞节,zui 近在选情人节产品,选季节性产品时,有以下几个感受:

1. 注意时间:

选到一款合适的季节性产品,有几个方面的时间:

1)生产周期,10天;2)国内运输时间,3天;3)打包装箱时间,2天;4)等船班时间,7天;5)运输时间,15天;6)尾程派song时间,3天;7)入仓上架时间,7天;8)安 全时间,7天。

总计54天,这个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长可短,不过其中几个是有变数的,比如生产时间,去年有个学员做万圣节产品,从某88上采购,工厂说交期7天,结果交期将近20天,有点影响运营节奏。

其次是入仓上架时间,入仓后亚马逊一般3-7天上架,不过有时要10-15天,甚至一个多月,并且每年下半年旺季都会发生入仓慢、亚马逊仓库爆仓和工人罢工等现象,导致亚马逊入仓上架慢;还有安 全时间,运输时间、等船班时间和打包装箱时间等都有不可预 测性,比如我们zui 近有批货碰到了海关查验,一般7天就放行了,这次要15天,时间长的话,就影响链接的运营了。

所以做季节性产品,大家就要非常注意时间,尽早上架,哪怕多出一个月亚马逊的仓储费,比由于某个时间节点出现问题,过旺季上架强的多,曾有小伙伴说,他卖圣诞节产品,大件,过旺季上架,一天广告费二三百美金,一月亏损好几万,不怎么出单,后续还有长期仓储费,痛苦的很。

2. 提前一个月上架:

季节性产品需要在旺季前的一个月上架,用来注册vine、打广告、有销量和积累链接权重,以在旺季时有比竞品更好的表现,这点比较重要,很多小伙伴会忽略,大家都想着赶上旺季上架就行了,却没想到,提前一个月上架,链接积累权重后旺季会比竞品销量更好。

还有一个原因,旺季时上架再注册vine,vine评论回来的很少,很有可能客户都过节了,vine领取率低,而提前一个月上架并注册vine,一个月的时间vine评论会回来一些,旺季时链接就有优势。这一个月广告的acos会高些,链接不挣钱,但是却积累了销量数据和历史权重,这就是为什么上架早的链接不用怎么打广告,定价还能比新品高很多的原因。

3. 提前准备资金:

上架前的时间需要54天,或者说两个月,链接还要旺季前一个月上架,总共就要提前三个月的时间,资金就要提前三个月准备,上的季节性产品多的话,对资金要求比较高,大家需要留意这个现象,避免想做的款式多,由于资金有限,每款发不了多少个,挣不了该挣的钱。

4. 一次zui 多发300个:

我们发过一款独立日的产品,本来想发到两个店铺里,由于某些原因,发到一个店铺了,由于是第一次做独立日的产品,竞品旺季两三千个的销量,我们链接权重比较低,销量没那么多,旺季后又没什么销量,怕卖不完,花的广告费比较高,导致链接不挣钱。

所以第一年做某个季节的季节性产品的话,zui 多发300个就可以了,发太多卖的没那么好广告费花的比较多的话会不赚钱,第二年熟悉后可以多发些。

5. CPC不要太高:

对于客单价二三十美金的季节性产品,依然建议CPC在$0.5-$1.5,旺季时CPC是淡季的1.2倍左右,我们选了另一款独立日产品,旺季时CPC在$4,出价$2都没什么曝光,更别说点击,只看月销量的话确实喜人,不少竞品应季时月销三四千个,由于广告花费太大,这款产品zui 后是赔钱的。

现在再定圣诞节产品就比较晚了,情人节产品其实时间也很不充裕,需要尽快选好产品,确定样品和生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