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为新时期城市建设提供全面指引。这份意见明确提出了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发展理念转变,从重规模扩张到重内涵提升。《意见》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战略紧迫性。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升至2024年的67%,城镇人口达9.4亿。原有依赖土地扩张和人口聚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意见》提出了五个关键的工作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发展方式从粗放式转向集约高效;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工作重心从重建设轻管理转向注重治理投入;工作方法从部门分割转向统筹协调。
城市体系优化,从同质竞争到差异发展。《意见》优化了现代化城市体系,提出“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文件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城市竞争格局正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意见》着力构建分层分类发展策略体系:超特大城市要“瘦身健体”,严控规模,疏解非核心功能;区域中心城市要强化辐射带动能力;中小城市要突出专业特色;县城要补齐短板。这种差异化发展策略避免了城市间的同质竞争,形成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路径明确,从系统推进到重点突破。《意见》提出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文件要求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同时建立房屋安全体检、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房屋质量安全保险等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在培育新动能方面,《意见》重点提出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四大新经济形态,这些代表着城市发展动能转换的方向。《意见》还强调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中国城市将逐步实现从“重量”到重质的飞跃。到2035年,我们生活的城市将更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那是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的时刻,也是中国人世代向往的美好城市生活成为现实的时刻。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一幅壮丽的人民城市画卷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