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的文章想写很久了,总是提笔缺货,无法进行。近期得空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当然主要还是依靠百度、简书与知乎。
要谈咱中国人的车,我想从买车和用车两个时期来展开讨论,主要讨论家用车(运营车辆与特种车辆不作讨论)。
说到买车,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经历,也有许多网络段子展示过关于买车时关于心理价位和看车过程的差异,比如下面的这幅图。
上面这副长图虽然是个夸张搞笑的段子,但是也反映了目前可以给国人选购的车型价位其实已经非常细分,所以在确定预算的情况下,可选车型基本锁定在5-8款(这里暂不考虑二手车)。
在预算确定好之后,其实还有很多因素是需要考虑的。如:是否首购、品牌、车身类型与尺寸、动力、能源、颜色、配置。(更专业一点的同胞还会考虑各种参数,比如长轴与标轴的选择,发动机钢束和动力输出等,这里不展开讨论)。
以下数据是引用蜂鸟问卷在2020年初通过1098份问卷的统计结果。
从数据统计来看,目前集中的购车用户,年龄集中在21-40岁,恰好就是80、90后,且男性比例占到7成。未来2-3年首购用户比例在71.3%,预算在15-30万超过6成。品牌选择以合资与自主品牌为主,意向车型集中在紧凑或中型的汽油三厢车,或许由于路面通过性的考虑,SUV的意向比例也占到2成。图中的车内必备配置也是目前许多车型的标准配置。
蜂鸟问卷的总结是比较贴合目前市场趋势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从目前的购车趋势,中青年属于购车主力,且消费档次有所升级,因此10年前路上的车型保有量与现在对比,时尚,动力强,品牌是截然不同的。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大家的平均经济水平会更高,选购的车型也更加高端。可以说现在的80、90一代,大家都能开上一台还不错的家用车。
买车的篇幅我先写到这,下面说说用车方面。
从我们的新车落地以后,就进入了日常用车。用车方面因人而异,每年的保险费、保养费、油费(电费)、停车费都是每个车主的必须支出,根据用车习惯和地区差异而不同。还有车贷、违章费用、维修费用、过路费、检测费用等。
拿一台20万的汽车举例,维修保养费、洗车费及停车费用,算一年7000元。年审、罚款和保险5000元。油费(电费)和过路费,一年大概在12000元。月均养车2000元。
有些用户全额买车,如果日常生活支出在2000/月元。养20万的车月收入需要在5000元以上。
如果是贷款买车,除了生活费外还需月供3500-4000元,月收入需在9000元以上才能养得起20万的车子。
因此如果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养车费用基本占据年收入的20%-50%,当然也根据每个家庭的收入结构有所不同。这里还没讨论单身人士,只有一份收入的情况下,养车压力自然会更大。
用车的支出状况其实也要考虑在买车的环节,毕竟用车才是长期的支出,因此大家要根据收入情况选择购买的车型。如果买了心仪的车但是养不起,买车反而会拉低了家庭生活质量,并不能获得当初买车时候想象的幸福与自由。
买车和用车都跟大家粗略地讨论过了,下面我想讨论的是我们在日常行车的心态状态。
虽然大部分的我们都是经过正规的驾校培训考证才能上路的,但是在行车规范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在日常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其实是不低的。这里就涉及大家的心理状态。比如“路怒症”、“女司机”、“离豪车远一点”等,都是近10年比较深入人心的概念。
其实无论男女,买的是什么档次的车,在事故面前,我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当事故发生时,不是破财,就是血灾。
许多年轻人可能开着十几万的车,也总会幻想自己是电影动漫里的赛车手,动不动就会“嘣一个”。因为对于我们,汽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他更多是代表了成就、梦想、自由、幸福。
想借机在这里引用电影《流浪地球》的台词:“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如今的各位车主,其实更应该把面子放在个人的修养和能力上,而不是放在车子上。车子是门面的事情,但里子配不上门面,可能就是“穷得只剩下钱”的最好阐释。
这篇文章并不是要体现我对车的认识有多专业,我也不是汽车领域的从业者,只是习惯了睡前思考,闲时手痒。欢迎指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