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到早起
最近焦虑情绪又有抬头的趋势。我反思了一下,焦虑的原因是由于每天都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比如看书、写作。八月订了计划想看的几本书,但现在才看了一、两本。再想一下,为什么没有完成呢?其实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早上7:30起床,8:30-9点出门,自己洗漱、吃早饭、外加照顾小朋友们,现在可以抽出15分钟站桩就已经不错了,基本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了。下班回到家6:30-7点,吃晚饭、和姐姐聊天、看功课、给弟弟喂奶、陪他玩,11点睡觉。实际上,7点-11点之间4个小时,可以利用起来看书、写作的,大约在2个小时。有时还有各种其他的事,比如要加班、回家还要处理工作上的事、生活上的各种琐事需要处理、或者帮爸爸妈妈处理一下他们的手机、电脑问题。所以,时间真的不够用啊!
可是又不想压缩睡眠时间。每天八小时的睡眠还是要保证的。
昨天看到刘同学的一篇文章《我是如何做到凌晨4点多起来的?》,介绍了睡眠周期理论和作者的亲身实践结果。看到这篇文章真是太及时了。把文中链接——详细介绍90分钟睡眠周期的理论也看了一遍。想着我也要试试看。
晚上帮姐姐看功课,忽然想到她平时没有跟着原声“朗读”英文的习惯。无论是学校课本上的英文、还是新概念的课文,她都是自己读。虽然发音还可以,但是不跟原文总不是一个好习惯。我一直在想办法帮她养成“朗读”这个习惯。两个月前,我开始和她一起背新概念2的课文,早上刷牙、吃早饭的时候就播放课文的音频,我也跟着读。可是,她还是没有要改变的意思。我说:“明天早上妈妈和你一起抽出十分钟来读课文吧。”她撅了撅嘴,说:“你早上又起不来。”的确。她每天7点多起床,7:40上学。我7:30起床,有时还晚一点。所以,我们早上的“交集”时间很短。这也是我一直想改善的状况。我说:“可以的,明天妈妈一定早起。”
神奇的90分钟睡眠周期理论
我想起昨天看的文章,又翻出来仔细看了一遍。文章里面介绍一个叫sleep cycle的APP,我昨天下载了,一看是需要放在头旁边的(检测身体活动状况)的,有点担心辐射问题,所以就搁下了。既然决定明天要早起,还是认真地研究了一下这个APP。结合看到的文章,概括一下大概的理论是:
- 人的睡眠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每天的睡眠由几个睡眠周期组成。比如3个小时、4.5个小时、6个小时。
- 睡眠分为REM(Rapid Eye Movement,也称为轻度睡眠、浅睡眠、light sleep)睡眠和non-REM睡眠(或者叫深度睡眠deep sleep)。
- 90分钟的前20分钟是浅睡眠,然后进入65分钟的深睡眠,然后又是5分钟的浅睡眠。
- 最理想的状态,是从浅睡眠中想来,这样不会感到疲劳、睡不醒,而且白天会精力充沛。如果在深睡眠中被唤醒,人会觉得疲劳,事实上有时根本就唤不醒(听不到闹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睡了8个小时以后,依然感觉疲劳,因为在深睡眠状态中起床。
- 需要说明的是,90分钟是一个平均值。具体每一个个体的睡眠周期不同,并且同一个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睡眠周期又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自己测试并检测(啥?怎么测?谷歌、百度会用吧。)。
- 另外文中指出,深睡眠帮助修复身体各项机能,浅睡眠帮助修复心理和精神技能(学习能力)。研究表明,人处于浅睡眠中,大脑的活跃程度超过白天清醒地时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白天想不出来的问题,有时候睡一觉就有答案的,哇卡卡(这一点是中午和S同事吃饭时,和他分享这一套睡眠周期理论是,他分享的。我自己有时也会这样。)。
- 当睡眠不足时,大脑会优先修复物理身体(优先深睡眠),而导致心理和精神没有修复。因此长期缺乏睡眠的情况下,人会感觉“变笨”了、学习能力下降(最后这句是我自己推理的,嘿嘿)。
-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提倡“多相睡眠”,意思就是,一天中,要有两次及以上的睡眠周期。比如,白天可以打个盹啊。但是注意时间在20分钟(浅睡眠),或者90分钟。不要在20~90分钟之间,这样的话,在深睡眠中醒来,反而觉得疲劳。
这篇文章的中英文版网上都有。请自行谷歌。
我的实践——第一天
温习完理论、研究完APP,11点。我计算了一下,如果打算睡4个周期的话,就是6个小时,我应该在5-5:30进入轻度睡眠。于是就把sleep cycle设在5-5:30。把手机放在头旁边还是有一些心理障碍,调成飞行模式,为了尝试,先克服一下把。
事实上,我早上3点半被一个蚊子弄醒了(那时应该是浅睡眠,不然不会听到蚊子叫)。起来拍了蚊子,感觉很清醒。算了一下时间,11点到3点半,正好4.5个小时,说明我的周期差不多在90分钟。一下睡不着,想着干脆起来吧,可是觉得也太“激进”了,4.5个小时还是太少了,心理关过不去啊。毕竟是第一次尝试,慢慢来吧。所以说服自己要努力入睡。听到闹钟的时候,是5:17分,果然没有平时的疲倦(其实我长期把闹钟调在7点的,有时听到了也懒得去关掉,继续睡。有时压根听不到。所以通常起床时间是7:30-8。),亲了亲睡在旁边的小弟弟,搂了他一会儿(感觉好幸福啊)。5:30,我起床了。
洗漱、看看文章、写写字。小区里很安静,窗外天色还是一片黑色。家里也很安静,只有我敲键盘的声音。感觉很清醒、很好。
7点,姐姐起床了。7:20,我抓着她读了15分钟的课文,新概念2第40课——Food and Talk。读完15分钟,她居然断断续续可以背出60%了,真是不错。
姐姐上学以后,我就坐在床边,把这篇文章敲完。弟弟在床上,扶着床栏走来走去,有时用小手拍拍我的背。感觉很温馨。
收获总结
总结一下,这次的尝试又一次告诉我几个道理。都是笑来老师反复讲的。
- 读书、读文章(当然是经过筛选、值得花时间阅读的文章),真的需要“一字不差”的阅读。有的还需要“反复读”。即使没有马上去践行里面的观点,晚些想起来,还是可以翻回去找到。
- 最重要的是“践行”。只读不做是没有用的。
- 要写下来,要“输出”,有没有理解?能不能复述?“教和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 “意外的惊喜”:姐姐发现原来头疼的新概念文章,花15分钟专心朗读一遍,就可以背下来60%了。还有就是,完成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二篇公众号文章,哈哈。
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今天只是一个开始,体会到用理论、用工具真的可以改变生活(意志力真的是有限的,多少次晚上睡觉前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早起,都没有成功),体会到早起的好处。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