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美/约翰.肯尼迪
唯一值得我们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美/富兰克林.罗斯福
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存在并没有抹去,而是历久弥新。为什么呢?
好的,今天我们就一同通过《说话的力量》这本书寻找答案。
这本书通过对政界、商界和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的策略性和战略性运用,展示了如何才能缩小意欲表达之意与听者实际理解之意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你将找到合适的语言,去讲述自己的故事。
关键在于超越你自己的理解,从听者的角度观察世界。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人们听到了什么。
----------------------------------------------------
成功沟通的十大法则:
法则一:简明性,不要用需要查字典才懂得词
从听众学识和认知的角度出发,偏向于使用和他们语言风格类似的语言,更易获取信任感。并且能用平时的语言表达清楚的观点,尽量不用专业词汇。专业词汇一是拗口,让人不明所以,二是容易让听众产生戒备心理,太华丽的语言有故弄玄虚和蛊惑人心之嫌。
总结:小材可以大用,微言可以大义。
法则二:简洁性,使用短句
越简洁越好:能用短语,绝不用句子;能用三个词,绝不用四个词。
如果一张图表达的内容胜过千言万语,一定要用图。(论PPT的文字简练和图片恰当的重要性!)
例如:Nike的Just do it!
总结:小胜于大,短胜于长,易胜于难。有时,一张图胜于一切。
法则三:可信性和理念一样重要
个人说话要保持前后一致,这查理芒格的前后一致性倾向,对于塑造从一而终的个人形象和一以贯之的靠谱人设非常重要。因为你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一世(林肯)。
平时多自黑,降低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值,同时提高对方的标准。不失为一条好的交际策略。
比如:原来有则故事,一位高学历女孩去求职,起初四处碰壁,后来她索性完全以低学历的身份出现,放低姿态后,从底层做起,一步步拿出自己的王牌,并最终实现逆袭。随时让自己空杯心态,谦逊低调才会收获更多人的喜爱,毕竟没人喜欢和他交往的朋友总是那么的星光熠熠,咄咄逼人。学会示弱,学会展现我们弱点的那一面,真诚、真实的自己往往更为可贵。
总结:心口如一,说话算数。
法则四: 一致性很重要
重复、重复、重复。比如简洁有力的广告语或者政客的自我宣传,一以贯之非常重要,而且要不断的在受众脑海中巩固这个观点,并且用受众第一次听到是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来自然演绎。如果自己都开始厌倦,感到无聊,那你的情绪和能量很容易感染到受众。
所以,活力、能量、不变的主张是个人标签或个人品牌打造时的重要手段。
比如,我现在想向最为暖心励志的演讲培训师和好书分享方面打造个人品牌,就要不断强调“学演讲,找暖楠”和“暖楠陪读”的标签。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策略,需要非同寻常的自我鞭策,但这最终能给予你10倍的回报。集中火力、精细打磨、用力聚焦一两个点,会让你更加的专业和势能最大化。
法则五: 新颖性,推陈出新
学会巧妙类比,用新瓶装旧药。人人都喜欢生活中多一些小惊喜和小确幸,如果能顺带传递给受众TA之前所不知道的信息就更棒了,价值的传递会让你的有效话语更有份量。除此,出其不意与潜移默化相结合,可以形成极具说服力的信息,给受众带来恍然大悟之感,那就离占领受众心智的高地不远了。
比如,最近参加秋叶大叔的一个写作社群,其实写作营的很多套路司空见惯,但能独具匠心,依然做出干货的却不多。秋叶大叔不仅传授写作框架,更在传授普世可用的人生框架思维,结合运营程度相当成熟的社群操作,从内容到圈子,处处可圈可点,有料又有趣,自然成就了他的网红体质。
还有猫叔的名句—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曾给向来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独善其身一代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力!时代变了,没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主动付出的意识,哪能占的一席之地?哪能形成真正的影响力?其实追溯到历史长河,诸如刘备,就是利他精神的极致践行者。以史为鉴,变通时代话语,才能更好的触类旁通,启迪受众。
法则六:音韵与结构很重要
语言的音韵与结构有时和语言本身一样重要,朗朗上口的语感和不按语法出牌的另辟蹊径,其实和人类婴儿期的牙牙学语非常类似。天性中对重复性和规律性的路径追索,充满着别样的安全感和趣味性。
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就很押韵。
法则七:言有所冀
信息要讲出人们想听的话,要能唤起听众的情感。人们会忘记你所说的话,却永远不会忘记你令他们产生的感受。
这让我猛地想到央视曾经热播的一则公益广告,孩子看到妈妈在给年迈的姥姥洗脚,于是立马跑开了。随后跌跌撞撞的端来一盆水,眼中闪耀着跃动的光芒,对妈妈说妈妈我来给你洗。当时,强烈的画面感引发的对孝道的诠释瞬间让我泪目。虽然这则广告已经下架很久,但在我的心中完全没有时过境迁之感,而是随着人生阅历的渐长,那份感动和以身作则的责任感却与日俱增。
言语未必要华丽,个中能唤起的感情和呼吁起来的行动,才是有效语言的关键因素。
法则八:视觉化
视觉化与语言的关系,不亚于其与图像的关系,要学会运用一个神奇的词汇“想象”!
记得演讲课堂上,作为身边极致践行者的榜样—超满老师,在描述其个人经历时,过去经历过的白眼、不解和嘲讽,都无法浇灭他心中对演讲的热爱。苦难的描述过后,他便开始运用“想象”的力量在学员心目中建立起个人沉浸于演讲舞台上,那种运筹帷幄,适度拿捏听众的情感,在把真正有用的能带来价值的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听众时,听众心灵感受到的巨大的震撼,或许不经意间,一个生命真的就改变了另一个生命。那副画面的描述具象化,憧憬化,具有非凡的引爆力。
所以,要学会应用人类的天赋之一—想象力!
法则九:提问
如果你下结论,听着的反应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发言者的信任度。但用反问的形式陈述同样一句话,会令他们做出个人化的反应,而个人化的沟通时最有效的沟通。
简言之,增加和听众的互动,学会苏格拉底式的引导式提问,让听众用自己的思考给出你想要的答案,可谓语言的柔道之术。
法则十: 提供语境并解释相关性
建立语言的框架效应,即知识体系,你要传达的信息受众都有哪些?他们的文化层次如何?背景、学历、来听你讲的预期目标、生活里的最大困扰又是什么?你要讲的内容得和他们有相关性,逻辑要能说的通,情感要能集中痛点,这样的沟通才可能达到你的预期。断章取义、或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受众自然很难买单。正如现在很多的微信软文,很多都是配图,语境加憧憬,在同理观众时给出解决的方案,观众当然更易接受。
这就是理性和情感彼此结合,打出的最为高级的双向拳!
好的,说完了有效语言的十条原则,我们最后用《白宫风云》的杰出编剧阿伦.索金的话做出总结,优秀的语言所拥有的特质与优秀的音乐相同,有节奏,有音高,有声调,有强调。
唯有真诚的用心者,才能发挥出语言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