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氏家族,百年兴盛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曾氏家族却兴盛百年,不见颓废。曾国藩后代中,有成就的人就多达240位,在化学界、教育界、文学界、考古界、交通界多个领域取得了不凡成就。
一个家族要想绵延不绝,最重要的是树立家风,曾家人才辈出,曾国藩功不可没。
二、和以治家,和气蒸帮
曾国藩身为长兄,传给你队对弟弟要求严苛,遵循“不欲爱之以姑息”。咸丰八年,对待曾国华率部与太平军激烈交战,不了命丧三河镇,时年37岁。曾国藩倍感心痛,认为自己导致弟弟的死亡。“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果有明征”!
俗语“官宦之家,兴旺不过一二代。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四代、耕读之家,能延续五六代。孝友之家,则能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治家第一原则就是“和以治家,和气蒸邦。”
三、耕读传家,勤俭为要
曾国藩在家训中一直延续祖父曾玉屏的训诫“蔬、鱼、猪、考、书、早、扫、宝”,勤和俭就成了曾氏家风中的一大主要特点。曾国藩一直秉承“家勤曾兴、人勤则俭。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四、因人施教,身体力行
曾国藩特别喜欢读书,认可桐城张家家训“读书者不贱。”他认为读书是最好的养心工具,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帮助一个人树立人生信仰,并在社会上立足。
曾国藩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读书要读经典、二是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三是要培养读书兴趣和方向。此外,还附言“凡读书,不比苦求强记,只需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他也一直提倡勿以考卷误终身。他只希望子孙后代能够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曾国藩因材施教,陪孩子一起学习读书。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和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五、感悟
一个家族百年兴旺不衰,必有其祖传家训的传承。我们父母没有学到国学知识的魅力,没有好的家训来传承,但我们通过学习,可以从自己做起,“勤俭、好学、和气”作为孩子的引领者,用自己的学识来搭建自己家族的风气,让古人智慧在我们手里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