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重要的转折关键,他不仅让燕王朱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造反的藩王,同时也改变了后来明朝定都的命运。但在靖难之役中,由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使得即位后的朱棣,一直惴惴不安,难以入睡。为了彻底找到建文帝,朱棣名义上派郑和出使西洋,宣扬大明的国威,但在暗地里,却指派官员深入民间去查访建文帝下落。
而被朱棣指派去暗访建文帝下落的官员正是户部官员胡濙。
说起胡濙的经历,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胡濙出生时满头白发,到了满月以后才渐渐变成黑色。而在靖难之役后,朱棣下令指派胡濙去暗访建文帝下落,胡濙甚至还一度到仙山上去拜访得道高人,史载“并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在十四年暗查走访的过程中,除了帮明成祖朱棣寻找建文帝下落之外,也在帮着朱棣查访民间的情况,甚至在老母亲去世后,皇帝都下令他不准回家丁忧,并封他担任礼部左侍郎。
虽然朱棣对胡濙极尽礼遇,但胡濙的暗访生涯并没有就此终结。
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胡濙再度接到暗访的命令,到江南查访,终于到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胡濙完成使命,到宣府回复朱棣。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朱棣当时已经就寝,听说胡濙来了,立刻起床召他入见。胡濙将自己寻访建文帝时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棣。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胡濙和朱棣对话的具体内容,但“至是疑始释”一语,已然说明胡濙已经找到了建文帝失踪之谜的答案。
建文帝有可能早已死去,他的尸首被胡濙寻到;
也有可能他早已如传闻中那样渡海远去,胡濙这次暗访找到了相关证据;
也有可能已经出家为僧,在与胡濙的对话中,吐露自己不再贪恋权力,只求安度晚年的心愿;
当然也有可能,建文帝在被胡濙探访到后已被灭口;
但建文帝不论是死是活,都不会再对朱棣的皇位造成威胁了,这也是朱棣最想从胡濙口中得到的那个答案。那天晚上胡濙显然给了朱棣这个他最渴望的答案。
于是朱棣放心了,而胡濙也彻底完成了自己的暗访使命。
由于胡濙任劳任怨的风格,深受明成祖的器重,曾被委派到南京去监督太子朱高炽的行为,而胡濙负责的监督态度,也为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所赏识。但赏识归赏识,胡濙却因自己向明成祖上过秘密奏折而受到明仁宗的怀疑,后一直被安排在南京任职。
后来明仁宗驾崩,明宣宗朱佑樘即位,“汉王反,与杨荣等赞亲征。事平,赉予甚厚”,汉王朱高熙谋反,胡濙与杨荣等人一起力主明宣宗出征,让胡濙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由于规劝皇帝亲征,使得明宣宗对胡濙非常信任,“明年赐第长安右门外,给阍者(守门人)二人,赐银章四。生辰,赐宴其第”,而从赏赐礼物的规格也能看出明宣宗对胡濙的态度。
胡濙不仅任劳任怨,而且极力主张节俭朴素,无论是从明成祖时期,还是一直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都极力主张节俭,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明朝历史上官员行列里面勤俭持家的典范人物。
虽然胡濙节俭的品格受到了赞扬,但是胡濙却在即将退休的时候闹了一出笑话。
在礼部任职期间,胡濙曾两度把礼部大印丢失,导致被皇帝问罪下狱,好在后来大印失而复得,才使得胡濙没有被革职重判。
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已到杖国之年的胡濙选择致仕,但明英宗却不同意,无奈只好继续在朝廷工作。
而几年之后便发生了土木堡英宗北狩的事情,当时百官担心瓦剌会夺下北京城,希望迁都,但胡濙提出“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坚定留守北京,不予迁都,并联合兵部侍郎于谦,稳住了朝臣的心。
后来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送回,朝廷文武百官商量迎接的礼仪,胡濙因为和王直私下讨论,被朝臣林聪弹劾。
胡濙建议景泰帝“肃宗迎上皇典礼,今日正可仿行。陛下宜躬迎安定门外,分遣大臣迎龙虎台”,胡濙希望景泰帝朱祁钰能够亲自率文武大臣到安定门外奉迎英宗还朝,但是景帝死活不同意。
英宗还朝后,胡濙还多次和景帝唱反调。如在明英宗到南宫的时候,请求率领百官到延安门拜贺,遭到景帝的反对,在明英宗寿辰的时候,胡濙再度率领百官到延安门拜贺,同样遭到了景帝的反对。
胡濙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景帝唱反调,是因为明英宗是名正言顺登基的皇帝,同时又是太上皇,所以理应行礼拜贺,而景帝之所以不愿意让更多的大臣接触明英宗,是害怕这些官员拥护明英宗,所以处处忌惮,时时防备。
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八十九岁的胡濙走完了自己漫长的一生,在他充满辉煌和传奇的八十多年里面,见证了明王朝从富强走向鼎盛,也见证了明鼎盛时期的历史兴衰。作为一个明王朝历史上能力不算特别突出,但事迹足够传奇的人物,胡濙的人生轨迹也为鼎盛时期的明王朝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