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真的很奇妙,如果定下目标去做事的话,会发现很难坚持下去。
但是之前没有认真对待的时候,却有持续的热情,也不觉得辛苦和有压力。
相反,还会有一种自我满足的成就感。
如果一天之中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就会觉得这一天很值得。
如果什么都没有做的话,就会很焦虑,晚上睡觉也睡不好。
但是下定决心想做好的时候,第二天就觉得没有兴致了。
好像怎么做都不能让自己满意。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
比如今天去图书馆看了很久的书,这一天都过得很幸福,想着,“如果天天都能来图书馆看书多好呀!”
但是第二天却因为去图书馆要坐很久的车就不想去了,想着“其实在家里看电子书也一样啊”
但是却总也无法找到在图书馆看书时的心情。
还有定下计划每天跑步、学习之类的事,似乎从定下计划的那一瞬间,那些事情身上的魔力就消失了,在坚持了几次之后,就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明明是自己喜欢并且想做的事,最后却需要坚持和毅力才能实现,因此往往半途而废,事与愿违。
需要坚持和毅力才能去完成这类事情,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以为自己会一直都热情满满的才对,但是热情却在半路上消失了。
我想,那些最后成功的人,一定不是靠着坚持什么的才成功的,而是拥有持续对待事物的热情。
那么,如何拥有持续的热情呢?
反向思考🤔,热情在什么条件下才更容易获得或者不容易消失?
也许,当对一件事物产生热情时,不把它作为终极目标,会让我们更容易持续下去。
比如,如果喜欢看书,一定不要计划何时看完或者在哪看,而是自己想看的时候有意识的去看一下,也不要逼自己看多久,因为看着看着就会入迷,但是如果想着今天一定要看完的话就会错过一些精彩内容。
不管做什么事,做了之后如果获得满足感就会让我们产生希望再做一次的想法,比如吃到喜欢的食物,就会希望下次还能吃到,但是如果规定自己每天去吃,就会没有胃口和心情了。
如同把自己最爱的歌设定为闹钟时一样,真正每天听着醒来的时候就不觉得是美好的事了,反而想立马换掉铃声。
所以对待喜欢的事物,即便再喜欢也不可以贪心,想着一定要马上得到的话就会很快失去好感和热情,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过度关注就会发现不好的一面。
同样,对待情感也是这样,如果天天在一起最终会变得平淡如水,你一定会发现,比起十几岁的时候,人们更喜欢他刚出生时的样子。
这也是为何我们对家人总是更加无礼,虽然很爱他们,但是也最容易忽视。
如果我们抱着第一次见面的热情,生活也许会更幸福吧。
那么,试着改变一下对待生活和家人的态度,做一些行动上的改变,关系和生活都会改变很多。
而当你抱着做这些会让自己开心的心情去对待自己的人生时,奇迹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