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口成章》已经进行到3A阶段了,最近每一篇的成语有点多,10个多点,抄写方面倒不成问题,最近自我感觉他有点应付,有时候也迷茫是否有收获,是否到了疲劳瓶颈期?想着是否需要调整一下?在孩子从刚开始的接触到习惯到熟悉,现在该重视积累阶段了吧!今晚他在抄写,我就开始冲凉,进去之前我跟他说,也许你写完的时候我也该出来了,等我冲完凉出来他才抄了七个成语,走过来抱着我就哭了,说错了好多个,都涂改了好多。我猜他是担心我说他,又或者他也不愿意自己错那么多,有点着急了。我安慰他:没关系,妈妈不生气,现在错得多,改正后以后才会错得越来越少。安慰一下后擦干眼泪,再次坐下心情轻松地完成后面几个,就无涂改现象了。
《河西走廊》总共10集到今晚为止,已全部刷完,明天开始又继续开始看《射雕英雄传》第三部华山论剑,孩子说太想看了,我呢也暂时没有给他读书的动力,就趁还在家上学,就安排刷完吧,免得惦记,我相信迟早他会看书的,不急在这一时。
2.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心理学家林文采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有些父母带孩子会那么累?如果养孩子养到披头散发,焦头烂额,这大概就是你养孩子的方法不对了。养得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轻松的,而当你方法错误时,一个孩子就足以使你崩溃。”我回看自己这段时间几乎天天不出门,每天睡衣上身晃来晃去,头发不梳,经常忘记洗脸,偶尔想起来了,洗面奶去死皮爽肤水精华液护肤面膜一起上,第二天再洗脸就发现鼻头脱层皮,每天看到孩子玩的时候忘了自己该做的事,我就急得抬头纹显了一层又一层,什么披头散发,焦头烂额说的就是我这种状态吗?我是该留意自己的每日状态了,多听课学习了,换换思维,做个学习型妈妈。
3.
这几天因为一些事情心里不舒服,一直不想搭理他,正好因为学校领书这个事,让我意识到我俩思想意识不在一个层面上。下午找时间叫他到房间把彼此的想法进行梳理,时不时我就意识到我们都在自说自话,每个人立场不同想法自然有偏差,每到这时,我就沉默不语,让对方表达完,然后肯定彼此的想法都没有对错,只是彼此感受在当下就是存在,我也意识到自己让对方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无措感,他问我像这样的情况,如果事情重来一次,我希望他怎么做?我就举了之前我和当当发生的一个事例,当时我的处理方法,自那以后当当再也不像以前一样,不然有些事情回避之后,总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他说我做不到,我承认自己意识层面没那么高,语言表达也不好。我告诉他我知道,你的反应就是那一刻所能做到最好的方式了,我接受啊!同时也请你允许我有同样的感受,而不是你希望我成为你期待的样子,那样我也会很不舒服的。我们有时候争论很大声,途中两个孩子开门进房间拿东西,妹妹看我们端坐在床上,笑着说你们是不是吵架啦?爸爸回应说爸爸妈妈没有吵架,只是在讨论事情。当当拿起数学教辅去另一个房间学习,我们继续讨论,直到彼此心里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为止,能够这样踏实地坐下来沟通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