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08】
重看了一遍纪录片《寿司之神》。
小野二郎,一个当时已经85岁的日本老头,在东京开了一家外表毫不起眼的寿司店。全店只有10个座位,连洗手间都在店外,但就是这么间餐厅,却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月预定座位,最低消费三万日元,并且除了寿司别的什么都不卖,最终还取得了“米其林三星”的称号,那意思是“这家店的美食甚至值得专门为此去一趟这个国家”。单凭“捏寿司”这一门手艺,小野在餐饮界就获得了“寿司之神 ”的美誉。
几年前第一看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力提倡片中极力表现的“工匠精神”,所以我当时受到的震撼还要更大一些。所谓“工匠精神”,按我的理解就是“手艺人”不断琢磨自己的技能,对工作永远精益求精,一辈子力求完美,然后在创造完美的路上永不止步的行为方式。这个过程往往要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开始也许还局限在“提升技能”的“术”的层面,发展到最后基本就趋于“道”的境界了,具有这种精神气质的“工匠”,在日本文化里就叫做“职人”。
比如片中的一位学徒,在店里最开始的工作是拧热毛巾,过了这一关才可以拿起刀料理鱼,然后要等到10年之后才可以烘烤“玉子烧”(一种甜点)。刚开始他烤出来的自我感觉良好,最终全不达标,直到四个月后,在搞砸了200多次以后才做出了第一个合格品,这时小野称呼了他一声“职人”,他一个大男人高兴得连眼泪都滚出来了。
这种偏执、执拗的特质还真是日本民族性格的一大特色,他们做什么都追求做到极致,做什么到最后都要弄个“道”出来。另外也因为日本文化中对于各个领域的“职人”一直都保有一份尊重,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只要是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人”,都会得到整个社会的承认和敬重。这份被大众认可的尊严感,也是许多人都愿意在事业上投入几乎全部生命的重要原因。
相比我们这里,很多“技术类人才”好像从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人会觉得一个厉害的厨子或者一个高明的木匠应该被尊重,也没有人觉得成为一个顶尖的手艺人是件了不起的事。大家更看重的还是从政、经商这种更容易人前显贵的职业。即使千百年传下来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古谚,也不过是因为读好了书以后才能够当官。
由此我想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模式”:一种是“深度型”的“小野二郎模式”,一种是“广度型”的“高晓松模式”。前者是在某一项专业技能上不断打磨,持续精进,最终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大神级”人物,“一招鲜,吃遍天”,但缺点是涉猎范围比较狭窄。后者是在多个领域里“平均”发力,涉猎范围很广泛,人生也比较精彩,但因为精力过于分散,最终可能在哪一项上都只能达到“二流”水平。
我自己对这两种人生模式完全没有偏好,之所以拿高晓松举例,是因为以前在他的某个访谈里听他亲口说过,他认为自己这辈子肯定成不了某个专业领域的继往开来的“大师”。不过好在天性乐观,既然绝了这个念想,那就把专业领域多拓展几个,使劲往“广度”上发展,最终人生变得丰富多彩一点其实也挺好,所以后来他写歌、拍电影、写书、脱口秀什么都愿意折腾一下,结果反倒还全都折腾得不赖,真是人生处处有惊喜。
我想不管是哪一种模式哪一条路,其实都可以通向那个最终看起来还不错的目的地,怕就怕明明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人,眼睛却时不时望着别人的方向,并且永远以为最美的风景,是在那一条路上。
如果可以选择,你要做“大师”还是“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