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经常发现一个现象,当我在忙着打扫或给儿子做饭的时候,隔一段时间我就去看看两岁的儿子在做什么?好几次,我发现他一个人毫无表情的躺在地上。开始我以为他是不高兴了,当今天学到心理学关于关系这个话题,我才恍然大悟。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如果缺乏情感的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
上个月在家里,当我在忙的时候,儿子会时不时的跑到我面前来喊妈妈妈妈,他每喊一次我就会答应他一次。一方面,我知道他可能是在练习发妈妈这个音,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想得到我的注意。忽然这个月,我感觉他不过来找我了,很少过来喊妈妈,都是我过去看他在干什么,确保他是安全的。几次我发现都没有声音。找了半天才发现他面无表情躺在地上。今天才明白是家里人太少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爸爸在上班,姐姐们在上学。他觉得家里太安静了。没有人和他一起玩。
1959年,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用恒河猴做了一系列残酷实验。他让新生的恒河猴一出生就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替代母亲”一起。这两个“替代母亲”都是用铁丝架做的,一个是“铁丝妈妈”,小猴子可以在这儿喝到奶;一个是“布偶妈妈”,就是在铁丝架上放了毛茸茸的布,头型也弄成了恒河猴的样子。
实验结果发现,小猴子宁愿挨饿,也要和“布偶妈妈”待在一起。心理学家哈洛认为,这证明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身体碰触,是比奶水养育还要重要的事物。
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他将很多个刚出生的婴儿从父母身边带走,关在一起,让负责养育的护工,只给予物质满足,但不能有任何情感互动,比如抚摸等,结果这些婴儿无一例外都死掉了。
由此可见情感的互动胜于饮食照料,如果我们只在乎孩子吃饱穿暖,而不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是远远不够的。
孩子如小树苗,父母的饮食照料如水的浇灌,让孩子扎根,而父母情感的关注如同阳光照耀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热情去勇敢的应对学习上的困境。并且可以愉快的和身边的人相处。
接受到足够多的爱的关注孩子是自信的,热情的,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不会怕挫折。反之孩子是自卑的,懒散,无精打采的,甚至不愿意去尝试一些新事物。
现在我宁愿家里脏一点,孩子的食物不是太精致,也要多一些时间和他以前读书,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