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接触到复盘,是在阿里工作时。每次线上出了重大事故,会拉一个复盘会,对线上事故的总结。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只有才出现问题时才需要复盘。殊不知,《好好学习》的作者对自己的要求是写反思日记。把反思落到了以“天”为单位,让我大为感叹,获取这就是古语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吧。
01 复盘的意义
“复盘”的一词最初来源于围棋。围棋高手在博弈之后,会重新在棋盘上摆放棋子,分析每一步落棋的思路,有没有更好的思路。
近年复盘逐渐火热,是因为各大公司的先驱。联想、华为都需要员工定期复盘。
02 复盘收获
《好好读书》中提到一个PDCA模型:P(Plan)、D(Do)、C(Check)、A(Action)。读完我惊奇的发现,这个思想与复盘,竟不谋而合。
复盘的开始是Plan,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周期进行复盘呢?
如果我们把人的一生进行量化,得到的单位是:每年、每月、每周、每天,按照这种维度对自己进行评分和改进,即能按节奏培养自己的复盘力,对目标的达成,也大有裨益。
听完课,开阔了自己的“复盘”视野,也决心要做一个更加精进的人。
03自我改进
听了格格的课,也自我审视了一下。
目前做的不足的地方:仅对工作复盘,维度太小。
对自己未来的要求:会通过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爱人关系等多维度打分。
哪里让我开心,为什么?
哪里没做好,为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吗?用其他方法会带来什么结果。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对话,从刻意矫正,到后来以最快速度找到最优解。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笨的人。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都没有找到读书的感觉。学生时代很羡慕别人的好成绩,突然灵魂质问自己,我为什么做不到?他比我强在哪儿?没想到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断自省,总分从400分提到了中考时的583分,生物化学满绩,英语从70分提高到了114分(满分120分)。
会想起当年年幼的自己,才发现那时虽然不理解复盘的概念,但复盘的思想挽救了当时学习并不理想的我。
进入工作单位后,也因为一段时间的反复思想打磨,争取到了能Lead全组的机会。
成甲说:“复盘是隐形竞争力。”我非常赞同,我们永远不知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你的对手正在以各种方式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