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似乎成了时下最流行的装逼方式,而对于很多钱少年轻的愣头青来说,骑行川藏线无疑为自己的履历重重的添了一笔聊资。
我对骑行进藏的行为并没有任何偏见,相反,在大学期间,我也是热爱着川藏线,疯狂的搜集着任何骑行318的路书资料。当然了,跟大多数人一样,计划并没有成行,只是把青春尘封在心里,默默的独自祭奠。
性别女最大的悲哀就在这里,家人永远不会放心你孤身远行,被经济管制的我无力买车,便瞄上了舍友花了150大洋买的n手通勤车。初次骑车就日行150公里,本来以为可以就此死心,没想到却打开了新世界。就这样,我的骑行梦开始了。
身为门外汉,仅凭一辆入门级的美利达挑3,我慢慢摸索到骑行圈的大门,到了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地方,也认识了很多狂热的骑行者们。一群只互相知道网名的人可以相聚一堂大快朵颐,为了一块肘子抢的面红脖子粗,跟年过七十的爷爷辈骑友称兄道弟,放在以前,这些事我不敢想也想不到。
伴随着无与伦比的快乐,艰辛的汗水也时时存在。深刻体验着上坡如便秘时肺的炸裂,体验着被强者拉爆的委屈,体验着下坡虽爽却能冻掉手指的寒冷。去过318的朋友告诉我,跟雪山比起来,济南的小丘陵都是毛毛雨。
然而意外总是来的格外突然,要不怎么能称之为意外呢。医生说至少一年不能骑车,老公把我的车藏到了仓库的最里面,免得我触景伤情,整日闲赋在家,刷着骑行贴吧,自行车贴吧,公路车贴吧,聊以自慰。
心静下来,这才发现,骑行吧的帖子竟然十之八九都是想要骑行318的年轻人发的。而这些年轻人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来没有接触过骑行运动的新人,一群新手要骑长途,简直开玩笑。
这类年轻人发帖的套路通常是,首先上传一张山寨自行车的淘宝截图,自行车的价位普遍低于1000元,四五百元的居多,不骑车的人也许会想,一辆自行车能有多少钱啊?几百块就不错了。要是有几千块都能买辆电瓶车或者摩托车了。
但在我们看来,花万八千买辆自行车也属平常,跟品牌无关,只关乎于质量。自行车这种东西跟衣服、化妆品不一样,没有什么性价比,是实实在在的一分钱一分货,想价格低又质量好,做梦去吧。便宜的车子承受不住高强度的骑行活动,动辄几百公里的强度,很快就报废了。
倘若是压马路,即使车架断了,也无所谓,总能回家。但是在川藏线上,面对几十公里的下坡,你那一对几十块的刹车是hold不住的,当时速达到四十五十的时候,刹车失灵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年轻人,你想过吗?
除了硬件,这类青年的发动机(腿部力量)也较为薄弱,看过几个游记视频,就觉得自己全都懂了,但是你真的骑车爬过坡吗?经历过那种气喘如牛、肺叶要炸裂的感觉吗?我相信大多数是没有的,所以搭车、推车的人层出不穷,我见过把自行车当吉祥物使用的人,搭车到垭口,取出车子摆拍,然后上车走人,骑行意义何在。
这些至少已经出发了,走出来就比键盘党要强。同样见过一直在网上召集伙伴的人,我也曾组织过一次济南到北京的骑行,四十多人报名,都说要跟我一起,然而日期临近,四十多人,竟然齐刷刷的全都有事不能骑了,最后是个连车子都是我提供的小伙伴陪伴了我这四百公里。
那些一直在网上问自己能不能行的孩子,不要问了,现在就出门骑车吧,现在就锻炼吧,不去试一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光靠键盘是练不出一双好腿的。
我认识一些大神,他们倒是经常长途骑行,环台湾,环海南,所有的进藏路线都骑过。但这类人往往有足够娴熟的修车技术,足够强大的经济支撑,以及足够日行四百公里的体力。即使如此,出行前,也要绘制路线,制作路书,准备好应用衣物。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说走就走。
热血的大学生啊,所谓的说走就走,不过是你没有看到别人背后的付出。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4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