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爸爸在我眼里就是一位既严格但又幽默的人。不过,这只是我从表面认识的他。我对他的了解并不多,这也许是因为小的时候,他跟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只有过节的时候才回来看我们;又或许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好好地从他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姐姐,弟弟和我才开始跟爸爸妈妈一起出来外面生活。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慢慢地了解我的爸爸。起初,我认为爸爸的脾气就像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简单地说就是--脾气不太好。每当我们有什么事做错了,或者是做的不好,爸爸就会“雷霆大怒”;这时,他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便是“你们呐,一年增一岁,也老大不小了,为什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呢······”虽然爸爸有时说的也有理,但毕竟当每个人受到这种“雷霆之怒”时,都会“愤愤不平”的,更何况我们呢?
后来,因为弟弟的一件事,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的苦衷。那次,弟弟因为贪玩晚回家了,而爸爸之前也明确地跟我们说过不可以晚归,如果有什么事要回家之后或者在电话里跟他们说明情况;弟弟这次是既没有先回家说一声,也没有打电话跟爸妈说;所以,弟弟这次肯定少不了爸爸的一顿训斥了。
晚饭时间到的时候,弟弟还没有回来,爸妈便叫我们先吃。爸妈几乎是吃一句唠一句,特别是爸爸,嘴里一直在说着一些训斥弟弟的话,即使弟弟并没有在他的面前······突然,有人敲门了,接着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没错--是弟弟。爸妈听到声音后并没有开门,但也让我们先别开门。等了一会儿,爸爸对妈妈说了一句“你做好人吧,我就不做这个"好人’了。”最后,妈妈开了门,让弟弟进来赶紧先洗完手吃饭。我猜弟弟当时肯定很慌,因为在他吃饭的过程中,爸妈并没有“雷霆大怒”,而是分别都唠叨了几句,便不说了。
从这件事中,我对爸爸的“雷霆大怒”开始逐渐地明白,爸爸其实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只不过他并不善于表达,并且,他也不想表达。爸爸对我们的爱,我会一直铭记在心里。假如我的肩膀是一座坚硬的靠山,我想请我的爸爸靠靠,我想让他轻松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