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前两个字,是“朋友”。如果你觉得你和你父母是朋友,你的父母很新潮,平时经常谈笑风生,经常就各种话题交换意见,那你就不屏蔽。
相反,如果你和你父母是传统的上下级亲情关系,你们很少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你们代沟很深,父母完全跟不上你的节奏,除了日常寒暄你们很少深入聊天,那你肯定想屏蔽了。
曾经有个流行的观点,是”父母要和子女做朋友“。但做朋友哪有那么简单?朋友,是志同道合,是思想上有交集,个性上有互动。我身边也有父母和子女做好朋友的典型案例,但那都是极少数,大多数年轻人和父母之间都存在较深的代沟。父母和子女做朋友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父母主动努力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对新鲜事物抱着积极的态度。
我并不认为屏蔽父母就是不爱之类的观点。屏蔽朋友圈,有时候也是为了父母少操一份心。我有一个朋友,比较爱运动,在朋友圈发个健身照,跑了十公里,写个“受虐十公里,痛并快乐着”,父母马上打电话问有没有受伤啊,怎么跑个步还受虐呀?隔几天发个晚上加班或者出去应酬,父母又马上打电话别太辛苦了,注意身体啊,有没有哪不舒服呀。我的朋友很抓狂,都这么大啦,成天还在他耳边唠叨,朋友圈发一些流行语父母又不了解,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问长问短。所以后来就屏蔽了父母。另外一个跑团里的跑友,喜欢跑马拉松,父母不是很赞成,她也只能选择分享跑马的照片时屏蔽父母,省得父母唠叨她。那些时刻紧盯着儿女朋友圈的父母,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的父母,其实也是儿女的累赘,他们不知道,他的孩子为了爱他,多么小心翼翼,就连发个朋友圈都要考虑父母的感受,跟新闻联播似的报喜不报忧。屏蔽父母朋友圏,对双方都是一个解脱。儿行千里母担忧,减少他们无谓的担心。
还有些朋友说父母特喜欢朋友圈刷屏,天天心灵鸡汤和养生的文章,看得实在受不了,也会选择屏蔽父母,不看父母朋友圈。
屏蔽父母不代表不孝顺,但是作为子女还是需要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工作太忙利用空闲时间和父母通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