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工作,断了金钱来源,特别的焦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惶恐,极力想做些什么,想有一份自由职业,最后找到了写作,开始行动。
果真行动是治愈焦虑最好的良药。
下面谈谈如何提高行动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想要提高行动力,就不要追求完美
确定要精进写作这项技能后,开始报课学习,每天分析好文章,写作。努力的过程,生活更充实了,但同时也是艰难的,要抵抗自己的惰性。
由于我过于追求完美,给自己定的目标略高,写文必须追求新媒体格式,做真正的写作。导致行动力太差,很容易放弃任务。
有要求,想完美,这没有错,但也很容易放弃一个任务,最终可能什么都没得到。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东方有一个国王,想成为世上最英明的君主,他让全国的贤士去各国收集智慧箴言,编纂成册供他阅读。
30年后,贤士们带着5000册书回来了。国王忙于国事,没有时间看这么多书,要求贤士们再精选;
15年后,贤士们带着500册书回来了,国王还是觉得太多,看不过来;
又过了10年,贤士们带来的书不过是50册了,国王却已经老得连读50册的精力也没有了。
他命令贤士们再一次甄选,要在一本书里为他提供人类智慧的精华。
过了5年,满头白发的贤士带着这本书回来了,可是国王已经奄奄一息,连一本书也来不及读了。
多么遗憾,想法是好的,但过于追求完美,迟迟不开始,最终什么也没得到。
在故事终结的时候,作者说,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没有终极智慧在等你。所有的阅读,都是一个过程,答案就在其中。倘若不开始,你便无法启蒙,无法体验书中山河、万物奥秘。
生活诸事,莫过于此。
我们都想得到一本人生的“圣经”,能够解决人生的一切困苦,但哪有那么简单,很多事情得你一点点去经历,感悟,反思,最终才是成长。
没有一本书是涵盖所有知识,完全为你量身定制的,我们不能求捷径,只能一本本慢慢读。只要行动起来,终会有所收获。
人与人之所以拉开差距,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不执行,目标就永远是海市蜃楼,永远达不到彼岸。
而提高行动力的方法就是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先开始了再说,知道问题所在后,我及时调整,定一个小目标,最后确实更容易去执行了。
2.提高行动的方法是“烂开始”
很多时候由于我们把目标定得太高,还没开始就自己被目标的高度吓到,而不敢开始,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烂开始”。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B. J. Fogg教授是行为设计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一个用于理解人类行为的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
这个模型指出个体要发生某个行为时,必须具备3个要素:
足够的动机(Motivation)
实施这个行为的能力(Ability)
实施这个行为的触发器 (Trigger)
如果一件事你有足够的动机,又有实施行动的能力,同时还有一些有利条件能够触发行动,那么你会很乐意去做这件事。
比如,你想吃个冰淇淋,你隔壁刚好有家冰淇淋店还在打折,你有手机有钱,你就很容易去购买。
但如果冰淇淋店离你比较远,你一没钱二手机没带在身上,即便打折你也只能忍住。
我们之所以去拖延一件事,很多时候是我们能力不够,做起来吃力,所以逃避。
比如我要求自己每天写一篇标准的新媒体文章,并且要保持质量,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对我很重要,但就是迟迟不想动笔。
但如果我只是要求自己,写写每天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用在乎语言,逻辑等等,我就很容易开始。
因此要动手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烂开始”,先报着做了再说,写了再改的心态去做,再到后面慢慢去调整提高目标。
这样开始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极大提高行动力。
3.提高行动力的方法,直接开始
我一直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想要做什么,就立刻去做,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
如果你确定要做一件事,什么都不要想,马上行动,直接开始。
就像《亮剑》里赵刚对李云龙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
实现一个目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从0到1,不迈出这一步永远是0,迈出第一步就有可能从1到10,从10到100。
行动力是治愈焦虑最好的良药,你焦虑的根源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人生那么宝贵,既然渴望改变,那就别畏首畏尾。
很多时候,当你做出决定并开始行动,其实就已经完成了最困难的那部分。
仙女妹妹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