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启动仪式,早上5点左右开始做梦,梦见自己起晚了,急切中从梦中醒来,还好,才五点半。起床洗漱,准备好电脑和手机,激动地等待着Scalers的开篇。
昨天上午接到预习文件,中午就按照Scalers的要求,一步步完成。把文稿整理好,又查出了所有单词的音标,标注在下面,然后打印了三分文稿。下午开始一遍遍地听原音,跟读,但是总是有个别词读不准。
例如: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单个读的时候,完全可以读得很好,但一旦连起来,放在句子中,就觉得拗口,怎么读都觉得嘴巴不听使唤。还有 cardiac arrest, 也是一样,只好一遍遍地重复,吃晚饭时也在念念有词,最后,终于感觉自己练好了。但是,当拿起文本,放在句子中读的时候,还是没有形成第一反应,舌头依旧会打结。
最后,跟着原声读了好多遍,在文本上标记号音调,长音,重音等,但还是觉得自己的速度跟不上。单纯地听,倒不觉得语速有多快,但自己跟着读,就舌头打结,气息不畅,根本就跟不上。尤其是尝试自己单独朗读时,我发现完全就找不到原声的那些语调啊,重音啊,长音啊之类的,哪怕自己根据标注来刻意调整,依旧感觉自己的发音是老样子。
练了一个小时,尝试录了几次,还是会断断续续。正练得起劲,孩子回家后却发起了39度高烧。心中有些焦急,录了几次都因为语速过快而被pass掉。最后,强忍着焦虑,尽量放慢语速,最后终于以3分55秒结束。虽然时间长度跟原声一样,但我知道,要真正练到句句跟原声一样的时长,是需要花费一番大工夫的。
虽然最终提交成功了,但是,今天早上的启动仪式里,看了口语的几个切入点,深有感触。自己 就是动作不到位造成的,最关键的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状态才叫动作到位,怎样才能做到位。有时候,一个音,这次读对了,下次又读错了。甚至反复听原音,对比自己的,也不知道到底差别在哪里。例如,我陪着女儿在可可英语上练口语,竟然会出现apple,piglet是红字的情况。我反复听,对比,调整,也找不出来原因所在。小时候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既没有听过听力,老师的发音都带着乡下口音,严重不准,我们都是通过“爷死,爱剖”这样的方式学的。所以,最基础的he,she, english,这种最早期学习的词汇,经过多年的错误重复,并且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就顽固地坚持着错误的读音了。
希望通过这期的学习,好好修正这些长期以来的顽固错误,并能get到更好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指导女儿的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