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你有没有抱怨过,没人带没人教,完全靠内驱力。一个职位他人给予适当的反馈和上司沟通非常重要,现在更多的时间却是自己看书,做案头研究,写出来的东西也没人反馈。
在岗位上,你有没有抱怨过,在客户投诉的问题上没法(或者说没权力)解决,就只能把问题向上面反映,告知客户需求。但是部门领导无动于衷,处在两者之间的你成了“人肉夹心饼”而烦恼着。
在职场上,会出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我想说这个旧思维带给太多人的负能量感召力。抱怨是一种无能的贪念。它体现在一个人对于外部的要求越高,自己的能力就越差。
梁冬说过,我活了30年才明白一个道理,我的个人成长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道理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明白。一定要有人带?没人带就不能成长?真想学到会没有办法?
事实摆在眼前,处境很困乱,心情很复杂,该怎么从这个怪圈中解脱呢?
1、李笑来说,你想成为这个人,你首先要从“物理上”接近这样的人。没有人带你,你可以主动去寻找企业中优秀的人模仿。模仿他的工作方式、模仿他的思维模式,模仿他解决问题、为人处世的方式。
2、在职场上要学会主动!没人有义务必须手把手教给你的,遇到事情多思考,再提问,提问最好体系化,让老司机明白你至少是努力的、可挖掘的——你是一匹黑马,你总得叫一声,伯乐才能发现你呀!
3、建立搜商意识,互联网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只盯着单位里的老司机,永远都是笼子里的青蛙,特别是事业单位这种容易产生惰性的地方。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要记住:方法总比困难多!
这里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人觉得公司不重视他,老板不赏识他,想辞职,他的朋友劝他说,先做出一番成绩,让公司觉得离不开他,然后再走,更解气,他觉得有道理,于是更加努力展现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做出很多成绩,后来果然成为公司的骨干,他的朋友问他什么时候辞职,他说现在公司很重用他,不想辞职了。
最好的企业应该是企业和员工一起成长,互相匹配,动态匹配,动态成长。
人和环境总是在动态匹配、互相适应,你很难一下子就够到你的想法,但是你可以跟你的环境互相匹配,共同成长。好的企业都是企业和员工互相匹配,共同成长。而坏的企业,是企业和员工互相抱怨,然后一起玩完。
焦虑性学习和目标性学习
那是不是说我要集一身才艺?技多不压身,拼命去学技能?
请区分你的焦虑和你的目标。焦虑会使你迷失自己,目标才会引领你。
大部分的人思考的不是“我的目标是什么,到底如何出坑”,而是“焦虑”——那快点学点儿什么。焦虑越多你越没法想目标,越是下意识地学习新东西——抓着一个就不放,然后看别人学,再抓一个。
比如看到有人的计划是:
当前工作不喜欢,希望做培训师,现在努力学英语,还准备读心理学博士。
拿这个例子来说,请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为什么不喜欢当前的工作?这些原因在做培训师的时候就不会发生了吗?
如果培训师能解决这个问题,学习英语真的是成为培训师最好的方法吗?
必须要读心理学博士才能做培训师吗?有多少杰出培训师是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
如果要活成自己喜欢的人,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在下班后才能做这些事情吗?在上班的8小时有没有机会做?
思考下来的结果,很多人不得不沮丧地发现——现在努力做的事情,和真正的发展关系不大——那不是你的需求,是你的焦虑。
你现在学的不是你需要学的,而是你最容易学的,或者学得最舒服的。
目标性学习的思路是:
我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目标是希望成为某人那样,那么他的成功要素到底是什么?
我今天学习的东西和达到那个目标有关系吗?
如果有关系,现在的方式是我当前最好的选择吗?
那么下一步我该做点什么?
如果你能回答这四个问题,你就开始真的上道了。
最后,愿你在职场把抱怨化为动力,成就更优秀的自己。把焦虑化为目标,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借用本杰明.富兰克林那句概括“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理解了。 ” 不要只停留在思想抱怨寻找借口,不断去践行,你现在默默地耕耘,一定会换来秋收之时。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