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祥
[《这样读书就够了》阅读笔记一]
我们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临和摹之后,很自然会进入背临的阶段。但是,刚开始背临的时候,总是会面临越写离原帖越远的情况。综合起来讲,就是背临不过关,很多字总是记不住。今读《这样读书就够了》,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我们的都知道,通过大量的重复也可以把信息存储到长期记忆中,但这种记忆无助于致用类的学习,正如第二章已经论证的。只有经过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和推敲(Elaboration)而存储入长期记忆的过程,才能够改变学习者的行为。
意义学习的例子又比如:背单词。记得上大学那会儿,很少单独孤立地背过单词,老师总是让我们大量地阅读英语读物和报刊,即便是平时的英语精读课程,课文中的单词也几乎都是通过大声地反复地朗读原文而获得记忆的。这种记忆,现在看来,其实就是意义学习的过程。而孤立、单独地背单词,往往过不了多久就都忘了,只有结合句子、文章、背景的有意义的记忆,才是深刻和牢固的,也就是说,有可能进入我们的长期记忆系统。
由此而想到我们平日的书法临习过程。观察周围人每日的学书过程,大体上可以看到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很多人总是一遍一遍重复地抄写某个帖,所谓的“通临”即是也。每次通临的时候,可能只是短时地记住了当时所写的几个字,通临一遍之后,看着厚厚的一沓临帖成果,感到很有成就感,甚至有人自豪地记下“此帖通临凡20遍矣”,自豪感油然而生。但问他记住了其中的几个字,大多数都会感觉很模糊,一旦脱离原帖,很少能写出几个像样的字来。**其实这都是一个短时记忆的结果,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效果却不一定很好。
**
这里要说明一下,并不是说通临就一定不好,但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如果加上意义学习的成分,如搞懂一段原帖的情景内容,通临的时候有所分析、比较、记忆,将通临转化为有意义的记忆过程,那么可能是有效的。**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不宜提倡反复地、无数遍的、未经分析的通临。
****第二种情况**:还有一些人,在通临一、两遍原帖后,就开始进入精临的过程。这种精临大多伴随对每个字的反复推敲、比对和分析,并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精彩的好字加以分析,从而在大脑中建立起了“意义学习”和“推敲学习”的机制,使得所学内容容易进入我们的长期记忆机制。学习效果反而好很多。
该书中又有一段话,也令我们深思:
又比如,你需要记住10种不同的笔记本电脑的型号和细节,按照成人记忆理论,你就不应该把时间平均分成10份来记忆,而应该先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型号,拿出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去研究这个型号的所有细节。当你对这一个型号特别熟悉之后,再把其他9种型号的各个细节分别与之对比和联系。这样的记忆效果是最好的。
其实,同样对应到书法练习中,这个就是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学习过程。我们经常会提倡从字帖中,挑出一些好字,反复地进行临摹、分析、记忆,写好了这些字,就能写好一批字。这些其实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动作,有助于存储入我们的长期记忆中。
同样的,在众多书学系统中,如果我们能够先学好、学精一家,那么再学习其他家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更容易触类旁通,道理是相通的。
所以,有意义的、经过推敲分析的、然后又集中重点突破的这样几种方式交叉进行,在结合临帖、读贴、背帖时的一些技巧和练习,那么就容易给我们的大脑形成一定的强化刺激,从而加深学习印象,使得所学内容可以比较长的存储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最终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个时候,所学的东西也才是我们自己的。
在我认识的周围学书法的朋友中,有些人就很少通临,比如开兵先生“专攻好大王碑两年,但至今没通临过”,但写出来的字也像模像样,已经有自己的风格。
开兵还说:
我临习一般分几种,找支铅笔,边读帖边作记号,归类。平正的,歪瓜,裂枣。有通临的时间,还不如将局部琢磨透。
书法专业的侗之先生更是“只在上学期间通临过兰亭序。后来通临的大多数是造像,砖等字数少的。爨宝子都没通临过。”
他也认为:
初学一般琢磨的少,精力主要用在像上了。其实应该多拿时间琢磨。琢磨有时候比写还重要。其实就是看帖,读贴。
综上分析,我以为,他们都是抓住了书法学习中规律性的东西,在分析、比较和重点突破中,形成了“长期记忆”的机制,将所学内容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学习机制和方法,你会复制吗?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欢迎在评论中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