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之后,只要是去景区,或者出去玩,都会买一些实际上没必要买的东西。比如气球,还有泡泡水。虽然已经过了18岁,但是对这些东西还是很向往。我大学开始就兼职赚零花钱,只为了可以自由支配。
小时候有家里条件并不好,跟妈妈出去逛街,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特别吸引小朋友的小玩具我都想要,但是妈妈很少给我买。90年代妈妈工资才100多,爸爸工资也只有400块。生活非常拮据,而小朋友又知道什么呢,只是喜欢就要,而且那时候物资匮乏哪个小孩手里有别的小孩没有的玩具都会特别炫耀。几岁的小孩子肯定会羡慕,也想要。
而且那时候条件不好的父母都是不允许孩子当着别人的面要东西,这样回家之后是要挨收拾的。
2011年我上大学,就开始了找兼职,做教育机构的音乐老师。开始每个月只有几百块,但是相比普通家庭只有家里给生活费的同学来说还是很有优越感,因为这几百块是我多出生活费的,而且可以自由支配。后来越赚越多,每个月兼职都可以达到五千元左右。大学毕业之后在大城市工作了一年,因为父母不想让我离他们太远,所以被我爸骗回了老家,一个四线小城。
找了一个父母眼里的稳定工作,但是工资特别低。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我也要财政自由的。哪怕每个月都用信用卡,有外债。也不会跟家里要,只是为了自己花钱不被控制,但是偶尔父母也会主动给。给就收着,不给也不会主动要。
因为小时候跟父母要东西总是被限制,所以工作之后在自己承担的范围内,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也经常被妈妈骂,大手大脚,但是她却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小时候花钱被限制。渴望得到买东西自由。
结了婚更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老公又很惯着我,在能承担的范围内,什么都给买,哪怕我随口说一句想要什么老公都会记在心里去给我买。现在只要是去夜市之类的地方,哪怕不饿也会要一些吃的,因为这都是小时候想要家里不给买的。9岁的时候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放了幼儿园她妈妈在楼下碰见了个熟人,那时候打招呼流行问一句吃饭了吗?或者晚上准备做点啥?她妈妈说:“晚上不做饭了,她要吃烤串,晚上我带她去吃点就行了。”我也想吃,回家就跟爸爸妈妈说,我要吃烤串。妈妈说:“做饭了,吃什么烤串。”我特别生气,为什么别的小孩可以吃,我想吃就不让,晚饭也没吃,就闹着要吃烤串,到最后也没吃上。
现在只要想吃烧烤了就去吃,想吃什么就点什么。有一次我们全家爸爸妈妈还有老公我们一家四口去景区看天鹅,景区里有好多摆摊卖东西的。都是一些小孩子玩的东西,风车,气球,棉花糖,糖葫芦,泡泡水之类的。我看到泡泡水拿起来一个就问多少钱,老板说完我立马扫码付款。拿起来就走,然后妈妈还说30多岁了拿它干什么。你都多大了?我说:“你知道为啥么,这就是童年报复性消费行为,就因为我小时候要你不给我买,所以现在我能自己赚钱了,看到我就买了。”但是妈妈还是不理解。
有时候明明知道景区里的东西贵,但是还要买,可能就是为了寻找小时候没感受到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