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是我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我们大学相识,至今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有时候缘分真的非常奇怪,明明一开始是通过另一个朋友认识的,最后却和周成了最好的朋友
正文
虽然和郑一直都在联系,但是今天的访谈却让我觉得郑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自大学毕业后,我们基本没能再见,他留在了读书的城市,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回了家乡,印象中的他,还是穿着白色T恤衫,一副少年模样,当我说道需要完成作业需要他配合进行访谈的时候他显然有点吃惊。尽管我反复强调只是一个普通的问答,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就可以,但能感到,他似乎太过于看重,有点小紧张,而接下来的发展也印证了我的感觉。
访谈开始了,当我问道“你最终的追求是什么”,他突然说了一大堆听上去似乎有点官方的话,“作为教师要……;在社会做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好公民要……;作为个人要……成为好教师,学生的好朋友。”我有点哭笑不得,“这真的是现在在想的吗?”,他回答“我这个,是心里想的。”“好吧,那下一题,”我听到自己说到,“你觉得自己和别人有哪里不一样?”“非常乐观。”这个倒确实,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乐天派,和他相识这么长时间,几乎没有看到他发过脾气。本来我还准备了第三个问题,按照故事任务的三大核心特征,最后一个应该是关于复杂性的,但由于第一个问题他的回答,我突然不知道怎么开口了。郑原来已经默默变成了大郑啊,走出了学校象牙塔,他终于开始成长,并选择为教育奉献终身,先不论回答的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但至少他有这样的一份心意,又或者在平时的时候他确实是这样做的,只不过像我这样第一印象认为他在说套话的人太多了,他也就不在那么说了,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自己有点狭义了。而他同时还是原本那个乐天的小郑,平时的插诨打科,也在过好着自己的小生活。
结语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在做着平凡的事,但或许正是在平凡的事中,又体现着不平凡事。期待与郑的下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