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的汽笛声从远方传来,放眼望去绿悠悠的山边,正屹立着井架、钻机、修井车还有那不知疲惫转动的抽油机,一帮有说有笑看不清脸庞的人们走了过来,回想起这些画面正是改革开放40年几代石油工人常年工作景象,翻阅旧日的照片,从工服颜色上就能判断出他是那个时代的石油工人,一代又一代的石油工人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1978年正是父亲那个时代,他们全身散发着年轻的气息,一声军令!人民解放军转业回地方建设新中国,父亲有幸转到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记得父亲曾经讲过他刚来到黄土高原时的情景,那里寸草不生吃住都很困难,人们出行是靠马车、物资是靠毛驴运送、房屋要靠自己盖,就这样的艰苦生活还要把油井打出来,因为改革开放时期石油就是新中国的血液,有了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工厂里转的就都能运行起来了,为了“地下原油见青天”,第一代石油工人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但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现在的他们都已退休,可他们的心从未离开过油田,时时刻刻关注着油田的大发展,我的父亲就是一位深爱油田的退休工人,他每日必看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和《长庆新闻联播》,每次回到家父亲总要和我聊聊最近的工作情况,哪里发现了大油田他比我清楚,展望一下油田今后的发展,叮嘱我要好好工作,油田发展好了咱们的生活也会很好,“大树底下好乘凉”,听了父亲的话我也回忆起我的工作历程。
1996年是我参加工作的时期,踏着父辈们的足迹,我也荣幸的成为长庆油田一名员工,这时的长庆油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油区里的生活配套设施一座又一座,油田职工都住进新盖的楼房,学校、医院、活动中心里的物件都是最先进的,围绕着油区的小商小贩把街道装扮的琳琅满目,员工们上班都有车接车送,那时我们的生活圈就像是“与世隔绝”的小社会,陌生人见面都会问你是“油田上的吗”?看似一句问候就能感到“羡慕”与“自豪”。
转眼间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长庆油田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油田发展成为拥有5000万吨的大油田,在几万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油田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员工从一个个偏僻的山沟沟走进了大城市,从思想到生活方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的油田职工过着父辈们羡慕的小康生活。
是呀,每个油田职工都应当珍惜当下的工作和生活,为我们长庆油田的大发展添砖添瓦,让我们和后辈的生活更加美好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