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的一生跌宕起伏,可谓是历经的磨难,但同时也有波澜壮阔,在磨难中尝试实现自己的志向,在不好的环境下,悟出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等等那些颠覆了朱熹学问的道,为什么呢?个人与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截止到明朝中国文化一直在发展和变化。商朝的巫文化创建了甲骨文,周朝的周公治礼做乐,周朝末年,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百家争鸣,后来秦朝统一天下,用的是法家的一套制度,同时秦始皇认为儒学对大家的影响太大,并且不允许大家有除了法家之外的思想,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就此没落。结果秦朝只坚持了两世,汉家就统一了天下,汉朝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以董仲舒为首的儒家学派,主张儒家礼仪,直到后来这样的礼仪成了繁杂的繁文缛节,儒家也因此而没落了。后来,几百年过去之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又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后来到了三国南北朝甚至到了两晋时期,兴起了玄学佛道,有了像竹林七贤的清谈之风。这时才是真正有了我们所说的儒释道的时代,到了唐朝时期,佛道到了最兴盛的时候,有不少皇帝因佛道而误事,也有不少事情因佛道而成功,后来韩愈尝试复兴儒道。经过漫长的一段时间,宋朝也就是北宋统一天下,在这个时候真正的新儒学兴起,新一代的儒家子弟们延续着孔孟之道。后来到了南宋时期,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道理,与孔孟的思想正好相反,孔孟的思想是四端和仁心都是在自己内在的,而朱熹却说”存天理灭人欲”理在外,而这样的学说在南宋那样的时期,一时间统一四方。以至于在南宋之后,外族人统一天下,建立了元朝,依旧被朱熹的格物致知之道所吸引,这就导致朱熹的学说在元朝时期一人独大。而到了王阳明所生在的明朝,依旧是被朱熹之道所统一,同时又延续了唐朝时期的科学考试制度。
而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在发展变化。刚开始是原始社会的尧善与善让制,后来到了夏商时期,有了夏商政治制度,到了周朝用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可是这样的制度导致天子没有能力平定天下时,王室衰微,群雄有能力四起。这也就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后来秦朝统一天下,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的过失,创建了君主专制的制度,一人独大,被称为皇帝。到了汉朝的时候,依然延续的是秦朝的政治制度,从汉朝到晋朝制度都没有什么变化,直到了唐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可是这样的制度在最后导致了军阀割据,有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形,进入了那个长达几百年的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到了宋朝,他们总结了唐朝的过失,因为唐朝是因为武将的实力过于强大,从而导致唐朝灭亡,那么宋朝就杯酒释兵权,出现了右文抑武的局面。而这就导致宋朝武力非常的弱。而到了明朝,总结了唐朝和宋朝文武都有隐患的经验,于是明朝不重文也不重武,创建了内阁制度,靠皇帝主导朝政,内阁作为现在的秘书一样辅助,而如果皇帝没有才华的话,与皇帝最亲近的宦官专政,在这时唯一能与宦官相抗衡的,就是内阁,于是这时就会导致内阁与宦官相斗争。
那么,在明朝这样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下,读书人的命运如何呢?在明朝,读书人的命运非常悲惨,由于延续了唐朝的科学制度,于是明朝的读书人需要通过层层考试考儒家经典来做官,比如王阳明的父亲就因为科举考上了状元,从而可以做官,这也就意味着读书人在当时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唯一的出路就是科举考试。但是反之,却有许多人因为去做官而学习,因为要做官,获取功名利禄而读书,还有许多人有着很大的志向,但是在做了官以后却无法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么王阳明,在这样一个外在环境下会做何选择呢?他的一生是怎样的?外在的环境对他有怎样的影响?
通过王阳明的纪录片, 把王阳明先生的一生分为5个部分。
第1个部分取名为溺,在现在的汉语译文中,溺可以组词为沉溺。而沉溺大部分都是中义偏贬义的,王阳明这个时期真的是这样一个状态吗?
王阳明由于家事的原因,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先后沉溺于任侠,骑射,辞章,道家和佛家,被称为五溺。任侠与骑射,导致他可以安邦治国,而词章是文人读书求取功名,这样也同样可以治国安邦,但是他在做这三样的时候,别人都觉得他走偏了。于是,他受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与他自己的情况,便学了道家和佛家,在山里面让自己的心平静,用以静心。 照这么看,也许王阳明在少年时期,确实没有做一个固定的事情。可是其实这五溺都有一个共同点。王阳明在11岁的时候曾经立过一个志向,就是要做圣贤。我们该如何定义圣贤这个词呢?圣贤一词被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先向内内修,修心修性,就是成己,孔子所说的仁心,孟子所说的四端,都是在向内修。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外推,成人成事,成就一个美好的世界,在那个时代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就是王阳明的志向。任侠,骑封,辞章都是为了追求圣贤之梦,但是由于王阳明发现这三个作为都对自己实现圣贤之梦,这样一个志向与目标没有益处,于是与其说他是因为外界环境而放弃的,还不如说是他自己主动放弃的,既然对他实现自己的志向没有好处,那他就不会去做。后来王阳明到山里静心,一是因为外界环境,二是因为他自己也找不到其他要做的事情,于是他跑到山里静心,但是他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因为这样无法实现他的圣贤之梦。于是王阳明去科学考试,入世。
王阳明做了官,由于得罪宦官刘瑾,遭受廷杖,入了锦衣卫的监狱,死里逃生,被贬到了龙场。纪录片的第2集,将这个时期称之为困,那他为什么会困呢?
当时宦官刘瑾专权,在北京掌握大权的123品官员,被刘瑾被了点杀了杀,而在那个时期明朝的第2个首都南京也一样,能说话管事的人都没有了。在这时王阳明站出来说话,王阳明这时仅仅是一个六品小官,他说不说话完全没有什么用,不会对当下的朝政有改变和影响,但是王阳明还是站出来去反对刘瑾了,难道这是因为他不知道他这样做的结果吗?王阳明不傻,他一定是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站出来说话?其实正是因为他的圣贤,他要成为圣贤,他就必须要站出来说话,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他并不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而是因为他有着圣贤梦这样的理想,做内在强大的动力,于是他就这么做了,他也就因此经历了生死之忧。但是在这个时候,王阳明所困的并不是他遭受了庭长处境非常困难。而是他的行动和结果出现了矛盾,由于他的圣贤梦,他无法退一步做普通人,但是进一步他却遭受了这样的挫折。这使他没有方向,没有做圣贤梦的方向。
王阳明被贬到龙场之后,开始重建生活,在纪录片里把这一段时期称作悟,那么王阳明悟出了什么呢?
王阳明到了龙场之后,在他的山洞里躺在石棺中,悟出了心即是理这样的一个道理,他发现真正的圣人知道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心即理的心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也就是本心四端仁心,而理是道理,也就是天理天道。而这也就是王阳明悟出的道理与朱熹悟出的道理的不一样的地方,之前的朱熹之道是理在外,而王阳明的道是理在内。向心内求理,他发现了之前的方法都是错误的,王阳明在他的阳明小洞天的石棺,忘却了生死,参悟了生死,在这时古代,过去那些圣贤,孟子孔子,朱熹等人出现在他眼前,他慢慢地悟到了心即理这样一个道理,然后他接下来的需要的就是向外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次进屋之后,他开始了讲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他在完完整整的践行儒家的一系列的程序,他继承了孔孟的思想。
接下来王阳明被朝廷去平叛陵王的叛乱,王明展现了自己作为军事家的传奇经历,而在作战的同时他并没放弃蒋学,甚至在作战期间仍然勤奋讲学并发展出致良知的学说,这也就是纪录片的第4集,叫做功。那么建功和讲学之间冲突吗?其实这两者之间是不冲突的,这正是践行了他自己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在作战的同时,他致良知的学说,这也就是知行合一里的知,致是朝向显现的过程,而良知正是自己的本心,向内外同时发展,而行就是建功立业。这也就是知行合一,在这同时去立功,立德立言,成为圣贤。
在王阳明晚年回到家乡后,王阳明度过6年的讲学时光,其心学思想逐渐成熟,6年后身体带病的他再次被朝廷召唤,前往广西平反在平定叛乱之后,回乡的过程当中,留下遗言去世。第5集以明为题目。王明在此时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这个遗言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他的心是一片光明的,不需要再有什么要说的,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到了治疗之求仁得仁,开创了一个新的道统,从一个角度它甚至可以与孔孟这两个圣贤齐名或是仅次于他们,所以他最后实现了他的政治理想,他的过程中没有遗憾。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讲他的结果,有没有遗憾呢?一个儒家要实现的。是道统,政统,学统三个方面,学统是新开出来的,那么在那个时期一个儒家思想的人,想要的理想一定是完成道统和政统两个层面的事情,而王安明的遗憾就是他没有完成政统。
王阳明的一生虽是有一定的遗憾,但是他最后还是做到了圣贤,他完成了他的圣贤梦,所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的遗言看似简洁,却也包含了一切,总结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