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bian zhe an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泡菜理论:不论你把什么菜放到装满盐水的坛子里,一个月后把菜拿出来,菜都会变成盐菜。 从家庭关系的角度来说,就是父母的做到,才是孩子最好的环境和榜样。 我们一起来聆听4个不同家庭的分享,读完后也许你会思考:家庭成长是一个系统,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到呢?
煜彬妈妈的分享:
家庭“泡菜”理论:做好自己,才能影响孩子
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前,一直是奶奶在带。虽然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我的重心放在工作上,没有好好关注孩子的变化。
直到去年,孩子上了小学三年级,我才发觉,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已经力不从心,经常控制不了情绪,也没有足够的耐心。
我很想改变这种状况。去年7月份,我带孩子参加了五维张掖训练营。在36公里徒步的时候,我很崩溃,同时也担心:孩子才9岁,能不能走下来?
我们母子两人都走得很崩溃,但是我发现,只要我还在往前走,他就跟着我走,我没放弃,他也没有说放弃,一直走到终点。晚上,我们两人躺在小帐篷里,他再也没有闹情绪抱怨有限的环境,我觉得他内心有些东西在变化了。
后来在风雨人生路的环节,我彻底被触动了。在我扮演“瞎子”的时候,孩子牵着我的手。我完全看不见路,我很慌,这时我发现我完全不信任我的孩子。所以他从头到尾是用全身的力量硬拽着我往前走的。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我在心里是不认可他、不相信他的,我认为他没有能力领我走这一段路。其根源是在于我平时的不放手。
那一天,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改变,先改变自己,再用自己的改变去慢慢影响身边的人。有了这个意识后,我开始作了很多的改变。
首先我开始了运动。运动是给自己一个放空的时间。但是过程是很艰难的。从去年8月份开始,我开始跑步。一开始,我的腿疼啊,就想放弃,特别是遇到刮风下雨,很想退缩。于是我对自己说,多年不运动,身体不适应是正常的,我可不可以跑2天休整一天呢?然后跑3天休整一天呢?就这样,我不断地调整自己。
于是,从8月份跑15天,到9月份跑16天,到10月份跑21天,我把目标拆分开来,一点点去完成它。每天坚持下来,我就给自己打气。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肯定你自己。这种自我肯定让我不断地有动力向前走,后面慢慢地就习惯了,现在不跑步反而不自在了。
其次我和孩子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孩子有时候跟着我跑步,不跑步的时候,我们就去打兵兵球、跳绳。我觉得父母坚持运动的那种习惯,是会影响孩子的。孩子现在除了运动,会和我们一起阅读,也会帮忙做家务。当他的生活是充实的,他就不会沉迷于玩游戏等不好的习惯。
五维课程上说要培养孩子的3个能力,在生活能力上,孩子这一点做得挺好的,我也学着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来自我管理。在学习能力上,我觉得我还没有完全放手,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想要“管”。
例如,他的网课作业做好了以后,我以前会说:拿过来给我检查一下,没有错误再上传。现在我会去想,我是不是要给他试错的机会呢?如果我帮他纠正了,是不是代替他去进行思考了呢?这是我需要去修炼自己的地方。
最后是我们一家人的状态的变化。今年1月份,我们一家三口参加了五维大理训练营,我老公的变化也是很大的。他脾气好了,现在基本不对孩子动手,我们定期开家庭成长会议进行沟通和协商。我也学会了情绪控制,在和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或者在和老公吵架的时候,我会去想他的优点有哪些,这样我的情绪就好了。
一个家庭只有保持“泡菜”的学习状态,不断地反思与实践,才能走得更稳、更和谐、更幸福。
怀淞妈妈的分享:
关系是一切的开始,暑假还要参加训练营
当初参加五维训练营,是因为看到了我哥的孩子参加了2次训练营后,有了巨大的改变。所以我无论如何就拉着儿子一起参加了。
参加训练营,最重要的是改善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像陈老师说的,关系是一切的开始。我后来一直在想,为什么陈老师总是在强调关系。事实上,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只要彼此对关系的认知是一致的,就能相处得很好;如果关系建立起来的根基不对或基础薄弱,那这个关系就很难维护。
在36公里徒步的时候,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是:我们太小看孩子了。我们总以为孩子这个不会,那个不懂,实际上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这一段路,让我重新认识了孩子,也重新审视了自己。
有时候,只要你把这件事情有了一个认知,你接受了,你就会去提醒自己,怎么去做。就像我和孩子的关系也是这样改善的:当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指令性语言比较多的时候,我就会提醒自己,孩子不是个小孩子了,他是一个可以和我平等对话的自然人了。慢慢地,孩子在我的面前就放松多了,我们的关系也好了。
从训练营回来后,孩子的班主任跟我说了这样的话:孩子在班上同学当中的威望挺高的,同学们有事都喜欢找他帮忙。
这是孩子在7天的训练营中,和小伙伴们一起相处、徒步,看到义工们的付出后,被触动了。他在很多事情的认知上,受到了陈老师的启发。
孩子的学习也挺好的,在班级排名上一直保持前10名。他的学习进步,一方面是因为自信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自己多了一些约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允许自己平庸,当他到了某个高度,他不想自己再掉下去,所以内心有这种力量。
今年暑假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参加训练营。希望可以把我们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不能静下心来想的问题,在7天的训练营中能够悟透,然后和自己和解。
智慧妈妈的分享:
相信和尊重孩子,她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
大女儿从小在日本长大,我们对她的教育属于“自然而然”派,没有过多的要求。因为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没有成绩排名,直到上了初中,我们才发现,她数学只拿到了40分。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我们以前没有资源,但现在的孩子资源太多。太多,其实也是一种压力,孩子会容易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现在大女儿已经13岁了,如果学习不是出于她自己的意愿的话,家长是很难去管教的。
很多时候,孩子一抵抗,家长就怒火中烧。其实这是在考验家长的觉察力,要回到自己身上来,问自己:我期待什么?我想要什么?我们父母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要因为你看不惯的这个想纠正、那个想帮助,要给孩子自我选择的能力。
有一天,我收拾女儿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笔记本。翻开,上面写的第一条是她的目标,竟然是要考东京大学。我吓了一跳。我心想,在我的印象中,女儿是一个连上不上大学都不确定的人,心里居然有着这样一个梦想。所以,其实孩子内在是知道自己想要去的方向的,他们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在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就给她需要的,把环境给她营造好,就可以了。
润嘉妈妈的分享:
多点肯定和鼓励孩子,也许他会带给你惊喜
去年暑假参加五维训练营,是我们全家第一次一起参加的训练营,后来我们在国庆又参加了108公里的徒步挑战。当时想参加,是因为孩子爱玩手机,不“听”话,家里的氛围也比较紧张。
一开始孩子是不愿意去的,因为他觉得那个地方可能没有信号,会妨碍他玩游戏。我告诉儿子,我可以报名了,车票也买了,他才在不情不愿的状态下跟着我们去了。
参训回来后感觉收获是非常大的,每个人都在坚持做到和改变,家庭氛围也好了。
首先是爸爸有了很大的改变。我的先生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我以为他是不会改变自己的。经过大半年的学习,我发现他的改变很大。他开始思考什么是父亲的担当。因为爸爸的工作一直很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参与感是很弱的。看到孩子玩游戏,他心里着急,但无可奈何,只能发火,或者说一些比较伤人的话。
从训练营回来后,他开始主动去学习,然后在开家庭成长会议的时候,和孩子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比如说一些专家的讲座、央视的人物访谈等,引导孩子看正面的形象,传递正能量。但是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现在他如果意识到自己错了,他也会跟孩子承认错误,并且积极地去改正。
孩子的变化是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以前老师经常跟我反馈说孩子又没写作业,这是我非常头疼的一件事。疫情宅家学习,他很认真地每天完成作业,也会主动安排好学习时间,不用我们过多操心。运动也在坚持,每天晨跑两公里。
他还主动承担了做菜的家务,还学会了红烧肉这些比较难的菜,让我很意外。每次他都做得很认真,会思考,我怎么做才会好吃呢?哪怕他是第一次做,我们也会鼓励他,称赞他做得好吃。
从今年3月15日开始,我们开始让孩子组织家庭成长会议。每到周末,在饭桌上,他就会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几点开家庭会议,谁也不能迟到,迟到了有什么惩罚措施。慢慢地,我们能感觉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享受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也在逐渐提高。
他还会体谅和关心父母。以前很少听他说谢谢爸爸妈妈,现在会主动表达说,谢谢妈妈。这个我觉得也是让我很意外和惊喜的。
陈老师说,要让情绪流动起来,这一点我比较有体会。家里的每个人心情好了,家的氛围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