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班就想葛优瘫…
每到周一就很困,周五晚上总是兴奋的睡不着…
开会无法长时间注意力集中…
脾气很大很暴躁…
每天24小时都进行规划,可仍然不够用。
我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困惑着,纠结着,直到我读完这本书【精力管理】,我的上述问题才找到了答案和方法,原来是我不会管理自己的精力。
2.
什么是精力?(why)
精力:做事情的能力。管理精力,而非管理时间,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精力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头。我们经常会这样评论一个人,这个人很精神头很旺盛啊,干劲满满。同样也会说这个人精神萎靡不振,没有一点朝气。
为什么要管理精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精力里面要把它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中去。让它发挥出高效的价值,这就是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3.
如何进行精力管理?(how)
【精力管理】需要从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力四个方面进行管理。
1)体能:是精力的基础,是地基。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上午十一点时,饿的发慌,前胸贴后胸的感觉。这时你根本无法注意力集中的做手里的事情,满脑子全是好饿……身体会虚弱无力。
这就是体能不足的表现,体能不足可以让我们无法专注,无法自控。
体能过渡耗费会让人更累,比如,一天睡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你会越睡越困越困越累。
2)情感:是精力管理的阀门,正面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我们的精力,负面消极情绪会消耗精力。
我经常会被一种常抱怨的人感染,带动着我也开始抱怨,负能量满满,心情沉沉的,小宇宙一点就破,在人群中失去信任,也损失掉我有限的精力。
3)思维: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劳逸结合
用【学习之道】介绍的方法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互相运用,可以保持大脑的劳逸结合,增加创造力。
例如:每天工作时大部头的事情会注意力集中,然后中间给自己安排几分钟的间隔休息时间,不要一口气一整段时间内把事情干完再休息,这样会导致身体有种掏空的感觉,超级疲惫,精力被消耗殆尽,要给精力留出恢复的时间。
4)意志力:这是精力管理的靶心,也是最难管理的部分。
意志力的训练也跟肌肉训练一样,使用(消耗)与再生恢复要平衡。
找到你的核心靶心,朝着靶心努力,任何与分散打靶无关的消耗能量的事情都不要做。
每天通过冥想5分钟,训练【我想要】做的事情,逐步提升意志力。
4.
落地执行方法: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
1)明确目标,找到靶心,也就是内在动力。
2)面对现实,认清自己的不足。
3)付诸行动,思想的巨人,行动的影子,要缩短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我的执行:
想要达成的目标很多,但是人不能贪多,一次只培养一个,找到自己的刚需,通过几个周期的时间来养成,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几个月后才可以真切的改变。
目标:提升自己的可用价值【内部动力】
【外部动力】工资不够花的
期待结果:构建逻辑思维知识体系,爱上阅读,学会写书评。
仪式习惯:早上5.30-6.30起床 锻炼身体
6.30-7.00 洗刷早餐
7.10—8:15公交车听书,补充睡眠
8.30——11:40工作(上午的时间处理脑力消耗较轻的邮件和紧急不重要的琐碎事情)
1:00-1.30分 午休 (非常重要,不睡午休这一天就完了)
2.00—4.00 做脑力消耗大的工作,重要但不紧急的。
4:30到下班点,处理散岁的尾巴。
下班回家的车上听一遍早上公交车听的书,晚上9.00-11.00阅读+心得输出。
睡得晚,早上公交车上会犯困,我最高的精力在下午。
这本书不仅仅解决了我上面的困惑,也给了我认知上的指导,生命是一场场短跑冲刺,而不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这样的一生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