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关键对话》
R阅读原文: 对话高手的做法则完全不同。他们既不会成为情绪的俘虏,也不会隐藏或压抑自己的情绪。与此相反,他们会驾驭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也就是说,在出现强烈情绪时,他们会通过认真分析的方式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情绪。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可以做到选择情绪,进而有机会选择可能带来良好结果的行为方式。 ……
事实证明,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中介环节。……它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在观察到对方的行为之后,产生某种情绪之前,我们的大脑中构思的想法或情节。 如果用图形来体现,整个过程如下: 所见所闻-----主管臆断----形成感受-----展开行为
如果我们有办法控制内心产生的想法,我们就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进一步掌控整个关键对话的表现。…… 要想形成不同的想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话高手的做法是,想办法放慢节奏,然后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沿着行为方式模型一级一级地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整个反推过程如下所示:
[行为]关注你的行为表现,询问: 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 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 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 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I用自己的话复述: 在关键对话中,我们要避免成为激烈情绪的俘虏,不要假装没有情绪或者逃避自己的情绪,那只会让自己处于不利的对话位置,而是要改变、影响情绪,最终选择有利于对话结果的情绪。 首先了解下情绪产生时人的行为模式。请大家看原书片段中的流程图,首先我们会看到或听到一些事情,比如,妻子在收拾丈夫衣服时,发现了他口袋里有一张酒店发票。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的走完了流程图的第二步,为事实编故事,也就是产生了自己的想法,而想法就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感受,假如你的大脑编的故事是老公又出差了,那你的感受是感动,觉得老公工作好辛苦,然后去给老公煲个汤(行为)。如果你的故事是他怎么背着我住酒店,是不是有情况,这时你的感受是受伤、欺骗,那就会导致晚上老公一进门你就恶言相向,大打出手。 从这个行为流程可以分析出想法是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关键节点。因此学会控制大脑编故事的能力,我们就能控制情绪导向。 如何控制自己的想法呢?片段给出的方法是回溯行为模式: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时,思考是什么想法引起了这种感受,这种想法是否有利于对话的走向?如果不利,则质疑这种想法,想想还有哪些可能的想法?最后选择有利于关键对话结果的想法。
作业: 请根据片段内容,进行A1、A2便签的书写
A1联系经验
2018年5月7日晚上,准备录孩子跳街舞的视频,发给老师.视频录了十几次都不满意.要么开场挠痒痒,要么中间笑场、要么忘记动作。我很气愤和失望,当场大声呵斥:录到现在,我对你跳的一点都不满意。 孩子也很生气,发怒说:不跳了!
大脑运作过程分析:
所见所闻:看到孩子跳舞不认真,多次教导都无效,录了10次都没有满意的。
主管臆断:这个熊孩子就是不认真,总是半途而废的,刚才画画也是画完不上色,跳舞也是不认真跳,连动作都记不住的。
形成感受:怎么就我们家孩子不能顺利录完呢?别人都已经上传视频了,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展开行为:大声呵斥,表达不满
反思: 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比较累了,很容易失去耐心。当看到孩子不认真跳的时候,我就开始编故事:这个孩子干什么事情都不认真,刚才画画也是这样的。而且我拿孩子跟别人比较,别的孩子都认真的跳完了,我的孩子是比他们有天赋的,必须要拍出一个超越他们的视频才行。
A2行动计划
今天晚上再教孩子跳舞的时候,我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慢节奏,不随意编故事。
首先明确目的,跳舞是为了让孩子享受其中过程,而不是跟别人比较。如果再出现跳的不认真的情况, 我将调整大脑过程:
所见所闻:看到孩子跳舞不认真
主管臆断:孩子可能有点累了
形成感受:每个人都有累或者不在状态的时候,这很正常
展开行为:那我们先休息一下,待会再来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