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走进特殊教育的第82天。特殊教育在我大脑中逐渐明朗起来。我没有走进特殊教育学校时,理解中的特殊学校,盲、聋、傻的学生,还听说这学校耍得好,待遇较高。那时想到,不管待遇有多高都不想去这样的学校。
在没有选择的选择下,我选择了特殊教育学校,我也是带着尝试不同的教育选择了这样的教育。这样的选择也让很多朋友对我的选择不理解。因为原学校工作太辛苦了,由于身体不够好,每一天工作都是身心疲惫。我想我的生活有时间看书,有时间简单的写作,才有了这样的选择。
第一天与学生接触,看到是一些各种傻傻的学生,还有聪明过激的聋生对着我不断在那里比划着。这样的场景让我的落差很大。看到学校的办学情况,真如外面所说特校学校就是带孩子的,管好安全就行。其它什么都不管,我在这样的学校有什么意义,我所有专业素养都会弄丢。看到这些孩子,想到一个家庭有这样的孩子真的是太沉重了,真的后悔自已的选择。这样的沉重特续十多天,十多天我的心慢慢变得轻松起来。
走进其他特殊教育学校,更深一步了解学校。第一站黔江,到了黔江通过魏校长和分管教育的陈校长的介绍,看了他们课程设置,感受到他们是在办学,不是家长请的保姆。第二站潼南,潼南紧紧围绕“弦月圆梦”的理念真正的在办学。第三站,忠县。走进忠县特殊教育学校,感受到的是特殊教育还可以这样办。让我震撼的是,他们的学校基础建设,从教学楼、宿舍楼、操场、运动场真的是在办学。也如国家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说,一个地方特殊教育办得怎么样,代表着这个地方的人民的文明程度。看到潼南的办学,我心潮澎湃,作为一个教育人,作为一个彭水人,办好彭水教育是我的责任和担当。市教研员沈剑娜直言不讳对我说:彭水特殊教育学校可能有多种原因,是重庆市最落后的学校。我更坚定了这份责任。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所学校办好,一定要让他们刮目相看我们彭水教育真正是什么样的。当然这个离不开领导和政府的支持,首先想到的是要改变这个办学环境,才能把特殊教育学校办得像特殊学校。
曾经有人问,特殊学校上课吗?这些都是对特殊教育的不了解和不理解。就像我和周主任交流了,不管是什么人,他们都是有共性的。就如康德所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忠县办学思想有一个词,慢学渐变。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老师们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学生也会慢慢的改变。不管他变得程度,但是在改变。就如张文质所说,教育就是慢的艺术。
国家大局来看,江泽民指出,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给予特别扶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要发展残疾事业。习近平在河北唐山考察时的讲话,我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做更多的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要尊重、公平和公正不是普通学校学生的专利,是每一个人特别是残疾人也应该有的权力。作为一个教育人应该有的思想和态度。
特殊教育被边缘化,也不是别人的偏见,是自已真正做了什么,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改变孩子什么。这都是做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前段时间,我也怪罪社会的认可度和领导的重视程度,这都是我原来肤浅的认识。最关键是我们真正做了什么。忠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邓大群校长,带着学校一群人,把忠县特殊教育做得风生水起,现在不是他们找其他学校学习,而是普小到特殊教育学习,他们副校长王校长告诉我,他们每一天很累,事情繁多,特别是接待很多。重庆赵兵理事长说,特殊教育学校一定要把资源中心建好,特殊教育老师也要成为专家型的教师,针对这样的学生如何对普校智障生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