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如名著,深读、细读、静心地读,反复地读,年年地读,似乎也读不透,读不完,每一年的秋,似乎都有新内容,一如每一次读秋的心情,似乎也各有不同。
读秋天的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红,不同层次的颜色,诠释着秋天不同生命的色彩。“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读秋天的花,淡淡的桂花,描述着秋天脚步的香影;盛放的菊花,托秋寄予花的心事:花开不在早,而在于适时而放。
读秋天的风,凉意在秋晨的寒露与浅霜中彰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留恋。
读秋天的雨,犹如一坛酽酽的米酒,善感的人只需走近,轻抿一口,那浓浓的愁绪就会如蚕丝缕缕扯出,袅袅余余,这或许正是“秋”这本经典名著最吸引人的色彩了。一经秋雨的涤清,在回首时,你才会发现,岁月中很多曾经的遗憾,不过只是渐去时光里的一段段光阴的故事,雨过天晴,人生总还有很多新的明媚和优雅的情致在等待着我们继续。
读秋天的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逸,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读秋天的人,每一次博弈沉淀为一种历练;每一次挫折堆砌成一种成长;每一次成功汇集成秋天的收获,每一个成果凝练为秋天的精神,处变不惊,从容而淡定,这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也许这才是读秋时的最高境界。
读秋,读秋的成熟、淡泊的季节,读它饱经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读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学会用秋的饱满,做一个适时而为的人,遒劲挥毫,与时光的剪影中,书写今天的充实、明天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