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伙,是个公务员,他不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觉得被封闭了,密不透风。他想辞掉工作,走出这堵围墙,走向外面的世界。他决定考研,当他把这个决定跟家里人说的时候,他爸爸一下子焦虑了,他举了其他人各种失败的例子来告诫他儿子,你要是辞掉这份工作,你很难在社会立足的,你绝大部分是会失败的。他极力反抗,他决定了,他一定要去考研!于是他便开始着手做了各种准备,请教有考研经验的同学,买了各种考研的书籍,可是在他刚刚开始进行学习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他就看不下书,特别是那些英语,好久没怎么学,特别难看懂,他一下子泄气了。本来刚开始还万丈雄心的,不知道为啥,泄气也是一瞬间的事……他开始对自己感到非常困惑,这不是自己想了很久想做的事吗?怎么在一瞬间就没有了动力了呢?一下子觉得一点劲也没有,一下子觉得没有意思、没有意义……他甚至发现自己做其它事情的时候,也都是这样的模式的。刚开始动力特别强,可是在着手做的时候如何刚遇到挫折或者一听到负面的评价的时候,就立即蔫掉。
比如,他计划了去跑步,可是在要准备出门的时候,却突然觉得没意思了,一点动力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有这样一个说法,人有两种动力,一种是生驱力,一种是死驱力。按照我浅显的理解,生驱力可包括创造的动力、发展的动力,而死驱力也是攻击驱力,比如自我攻击、自我否认、自我打击、自我怀疑。 当一个人在小时候受到父母打击的话,就会培养起内心里的攻击驱力,长大之后便会否定别人、否定自己。 比如一个小孩子在学吃饭的时候,自己吃着吃着,可能就弄得满嘴都是、满地都是,父母看到了,一般有两种表现:
A妈妈可能指责他说:你怎么吃得满嘴都是?怎么搞的?你还小,不会吃啦,我来,我来……B妈妈可能鼓励他说:哇,我们家的小可爱开始要学吃饭了,真好!真棒!A妈妈这样做就是在培养小孩的攻击驱力,小孩长大了会比较容易否定别人、否定自己。B妈妈这么做就是培养小孩的生驱力,小孩长大了比较容易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发展自己、去创造生活。
所以了解了自己凡事总缺乏动力的原因,便可以找准方向去努力了。凡事多自己做主、鼓励自己、努力培养自己的生驱力,生命的动力才会慢慢生长起来、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