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外婆家过的。因为我妈妈生孩子厚,一年一个,姐弟三个妈妈带不过来,只好将我送给外婆带。外婆家在离我家十里路远的小杨庄。小杨庄本来是红旗大队的,后来扒了一条四五米宽的枯沟河,小杨庄就被河与大队隔开了,而与小杨庄近的任庄大队也不愿意要这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庄子,小杨庄就成了“三不管”地区,庄上人戏称“小台湾”。就这样小杨庄就成了“小台湾”。我大部分童年的快乐都留在了这里。从我家去外婆家要走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走完以后是一座石桥,架在枯沟河上的。过了桥,还要走桥下的小沟跨过去,顺着桥侧的堤坝走上十来分钟才能到外婆家。外婆是裹的小脚,走路慢慢吞吞的。记忆中外婆总是喜欢笑,脸上的皱纹一道道的,牙齿早就掉了,嘴巴瘪瘪的,掩饰不住地开心。妈妈说她从小就因为姊妹多,共5个,她就没有读书,其他四个最低初中毕业。七八岁就会做饭,十几岁就和外婆去抬泥筐,她不住地催外婆走快点,还很生气比别人慢,因为妈妈性格很要强,不能忍受比别人挣的工分少。“可是我忘了,你外婆是小脚……”妈妈说着,眼晴里有星星闪烁。
“你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想家了,就发脾气,谁也哄不好。你外婆只好背着你,走十几里路。走路累了,你外婆想歇一歇,你不让,用小拳头捶。走到我们家不远的地方,庄上的三姐说认识你,看你外婆累了,就说帮你送回家。姐前脚刚骑车走,你外婆心里却不放心了,赶紧小跑来看看,等你外婆气喘吁吁赶到我们家时,你早己在家玩了。你外婆拍拍胸口说还好,还好,她快要担心死了。”妈妈说这话时,我已经长大了,却不记得这件事了。只不过在头脑中,已逝去多年的外婆仿佛只是刚刚离去,有挂念,有回想。人不在了,爱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