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问了一个同事几个专业问题,顺便闲聊了几句。
我说:“我又辞职了,即将回到一个月前上班的地方继续上班,正好离你们公司不远,到时候一定要请你吃饭。”
她抛过来一句:“哎呀,你这是玩啥呢?”
我回她:“哈哈,瞎折腾。”
没错,是瞎折腾,今年年初进入了一家和以前的工作经历完全不沾边的公司,还信誓旦旦地写文章昭告天下我转行了,和以前的同行们控诉自己做了5年的行业有多么不好,多么没意义,我是多么痛恨这个行业,在文章里我说结束了5年的职业生涯,选择一个全新的开始,你所害怕的正是成长之希望。
谁知道,刚刚4个月,我就离职了,离职的原因就是:啊,原来这么复杂,重新开始好难,努力了半天没有起色呀,这个行业不适合我吧。于是,选择离开,打脸第一波就此开始。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开始各种折腾,选择似乎有很多种,ABCD都可以选,因为没有明确目标,所以觉得做什么都可以做,时间仿佛又回到了2011年,那时候也是到处求职,为了摆脱工厂倒班的生活,过上“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拿着简历,跑大大小小的招聘会,茫然地做着各种尝试。
这是人生第二次的选择吧,要怎么选呢?
我选择的结果是回到原地,回到曾经厌恶和抱怨的那个江湖里。于是,打脸第二波开始,这次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脸。
不过,这脸打的好,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这样折腾到底好不好?
看看身边的同学,大多已当了妈妈或者两个孩子的妈妈,工作稳定,上班带娃,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前几天,在朋友圈帮同事转发了一个招聘海报,一个大学同学问我怎么样,她想换工作,原因是现在的工作离家远,没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想找一个离家近点的工作,有时间照顾孩子,“可是,你在那个公司工作了近10年了,大公司,各方面都正规,出来之后,你真的适应吗?”我问她,她说,这也正是她所担心的,所以一直只是有这样的念头,但并没有行动。
我终于明白,人生就像骑自行车,只有骑起来你才可以随时改变方向。
我在为什么而折腾?
因为对现状不满,渴望更好地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世界从不缺少成功的人,看了太多人三个月从月入5000到5万的故事,太多人一年时间从打工的小白成为独立创业的大V,快速致富的故事吸引着我的眼球,不断搅动着我的神经,于是,我也开始了“努力”,报了各种课程,推掉了一切所谓“无效的社交”,每天灰头土脸地“努力着”。
可是,付出了这么多,我为什么还不成功?于是又开始焦虑了。8月份看完了SunKuang的第一期杂质,其中有篇文章《不要执着于结果,学会享受过程是幸福的第一步》,她在文章里说结果导向的思维会造成盲目攀比和做事情需要立刻回报,忍受不了努力和付出的过程。这不正式我面临的问题吗?于是,开始写自省日志,让自己安静下来,慢慢地,我明白了,自己所谓的努力,不过是无效的假努力罢了,为了追求立刻回报的结果,忽略了太多路上的风景。
折腾的目的还有一个,跳出舒适区,想证明自己还能做别的,想让别人评价说:她好棒,她好厉害,她是全能的。想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自己。从别人那里获得成就感,所以,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一旦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就焦虑。直到最近,每天放松地自由写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借由这样的方式来探索潜意识里深层的自我,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完美没有统一标准,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也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打脸又怎样?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和体验的过程,好坏没有区别,那只是自身的感受罢了,所以,接纳自己,享受这个过程才是重要的。
折腾还想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总以没有意义为理由换工作、改行,那么什么才有意义呢?一直以来,自己也说不清答案,直到看了《活出生命的意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给出了答案——“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现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忘我工作,即使是打工也可以带着创业者的心态,做好当下的事情,完全投入其中,这就是意义。当你觉得事情有意义了,做事情自然是积极的找方法,不再是抱怨着找借口,你的人生会充满了希望,积极的情绪会传染给你身边的人,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你的客户,只有你自己重视这件事的时候,别人才会重视。
回到原点,却也是完全不同的起点,走了不同的路,才知道自己该去往哪个方向。前边是什么?不知道。人生有限,只管去走,只管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