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跑步
缘起——童年的邂逅,少年心中的跑者梦
那时的我10岁左右,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了马拉松并不是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参与,我们这样的普通市民也可以。
第一次听说大连马拉松,大约是2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的我10岁左右,和父亲一起去亲戚家串门,当天正举办着大连马拉松赛,亲戚半开玩笑的问爸爸怎么没去参加。那是马拉松离我最近的一次,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了马拉松不是只有专业运动员才可以跑,原则上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是可以参与的。
然而原则是原则,能力是能力。年少无知的我虽然不清楚马拉松具体要跑多少公里,但对于马拉松要跑很远很远这一点还是知道的。毕竟我还没有愚蠢到认为自己天赋异禀,蹬上一双大博文就能气定神闲冲到终点的地步。
对当时的少年来说,用梦来形容马拉松并不确切,更准确的形容是难以实现的梦,那漫长的42.195公里像天堑一般横亘在现实与梦想之间。
在少年的眼中,赛道上那些身材修长、步伐矫健、挥洒青春的跑者,是阳光与自信的象征,是神一般的存在。
少年自语:“梦想的意义不就是等着我去实现吗?”
逐梦——一念起,何惧万水千山
日落时分,每当疲惫的我注视着公路边那一个个奔跑的身影,放眼望去,看到的却是当初那个少年奋力奔跑的影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公元2017年,当年新生的“大马”转眼已经到了第30届,当年的懵懂少年也早已年过而立,成家多年。
替代昔日青涩脸孔的,是如今沧桑的容颜。说起来这些年过得不算精彩,但上有父母身体康健,中有娇妻理解包容,下有子女双全聪明可爱,我就是没有办法不知足。
如今,两个孩子成为我最大的满足,我爱他们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希望守护他们茁壮成长的同时,也渴望成为他们眼中的骄傲。平凡如我,却总想着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迹,当做他们成长的献礼。
仓禀实而知礼仪。得益于国家的崛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的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跑者的行列。日落时分,每当疲惫的我注视着公路边那一个个奔跑的身影,放眼望去,看到的却是当初那个少年奋力奔跑的影子。
今年恰逢大马30周年,就用人生的第一个半马,作为两个宝宝的成长献礼。这是一个父亲和两个孩子的约定,更是一个男人对昔日那个少年的承诺兑现。
春风十里不如你——致我深爱着的城市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当央视解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大连——这个我家乡的名字,混杂着“骄傲、自豪、感动、悔恨、愧疚、希望”的情绪瞬间被点燃,对这座城市的所有回忆都汇聚成最强烈的热爱。待情绪平复,发现自己早已热泪盈眶。
第一次参加大马,我稳妥的选择了半马起步,事实证明这是个明智的选择,也是理智的选择。坦白的讲,马拉松其实对运动员的身体是有伤害的,历史上马拉松战役中那个报讯的士兵最后也付出了死亡的代价,全马42km、将近5个小时不停歇的运动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极限,身体的能量严重透支,最后消耗的都是身体的蛋白,溶解的都是肌肉。所以说跑马一定要量力而行,赛前的准备非常重要。要跑全马对于一个平时几乎不跑步的人来说,至少要提前大半年来准备,而我的时间肯定是不允许,先跑个半马感受下气氛是个不错的选择。况且对从没一次跑过10km以上的我来说,即使半马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训练严重不足,3个月跑量积累不足80km的情况下,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半马。比赛当天,缺乏训练的我内心其实是忐忑的,这三个月来,我只是在比赛的前一周才跑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10km,半马21km相当于把我的最高纪录翻一倍,这让我心里完全没有底。
但是当我站到了东港会议中心前,看着眼前的大屏幕,和3万跑者一起感受着浓厚的大马气氛,那种赛前的紧张忽然间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对比赛的期待。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当央视解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大连——这个我家乡的名字,混杂着“骄傲、自豪、感动、愧疚、希望”的情绪瞬间被点燃,对这座城市的所有回忆都汇聚成最强烈的热爱。待情绪平复,发现自己早已热泪盈眶。这座城市生我养我,她曾是所有大连人的骄傲,但近年来逐渐在走下坡路。我对大连有着美好的回忆,却也动过移居其他城市发展的念头,愧疚的情绪正源自与此。但这一刻让我无比坚定的明白了,我真正热爱的,还是大连这座城市,这里是我的故乡,我的家,我永远热爱的家。
跑的过程意外的顺利,我的策略非常成功,总结一下就是前半程控制速度、节省体力,保持充足的体能储备。半程后审视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余力情况下逐渐提速。
至于身边大部队的速度则完全不在考量范围,绝不被他人带节奏。
这种策略下,前5km速度控制的够慢,毫无压力,相当于用了5km给自己热身和提升信心。5km后略微提速,但仍然控制心率,稍有压力马上降速,路上有水就喝。
10km后心里有了底,因为这时对自己的体能储备很有信心,后半程开始加速。进入高尔基路后连续几个上坡,大部分人都是在这里开始掉队,很多人上坡时都采用走路的方式,而我除了喝水之外从未停下。从12km开始,几乎一直在超越,并不是我的速度快了多少,而是周围人无法保持速度,纷纷掉队了。
真正的挑战是最后的3km,越是接近终点,越是有所期待,结果就是心态乱了,步伐也忽快忽慢。在距终点500米的地方,我的右膝盖外侧突然刺骨的疼痛,几乎无法坚持。保险起见我不情愿的慢走了500米,以2小时22分完赛。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虽然在终点已经近在眼前时停下来非常遗憾,但正是这种遗憾让人生更完整、更真实。受伤就要停下来,是为了长远健康的理性考量,而坚持走到终点,则是出于对目标的坚持。保持理性之心长明,关键时刻拼搏一把,不正是人生常态吗?
后来我在想,跑马拉松不就是人生的缩影吗?
前期体能充沛时,要压着速度,不因为兴奋而跑得过快,不透支体能。我们年少时也总是轻狂,少年得志往往意味着恃才傲物,过早的停止了努力,透支了天赋。
中期乳酸堆积,体能达到瓶颈期,又遇到爬坡路段,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让人想提前放弃。青年这一段,我们往往会遇到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工作上、爱情上的打击很容易击倒一个顺风顺水惯了的年轻人。这个时候考验的是毅力和意志力,也是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撑不过去则前功尽弃,撑过去了则又会享受几年的坦途。然后又遇坎坷,考验过后又是坦途,如此往复。
后期比的其实已经不是意志力了,而是对对全局的掌控。到了这个阶段,赛前准备、比赛策略、赛中调整的作用体现了出来,凡是这些工作做得好的,跑到最后只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已。但如果赛前准备不充分,跑量积累不够,比赛中又没有或没能保持自己的节奏,到了最后只能是靠所谓的意志品质去坚持,而这种坚持往往是非常危险的。人生走到后半程,也不能靠拼命了,而是靠着年轻时一点一滴的积累,顺势而为的走下去。反之年轻时过于看重眼前,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期,在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后半程的人生就有的发愁了。
我在最后500米的受伤,我庆幸自己理智的选择了停跑,虽然在终点已经近在眼前时停下来非常遗憾,但正是这种遗憾让人生更完整、更真实。受伤就要停下来,是为了长远健康的理性考量,而坚持走到终点,则是出于对目标的坚持。保持理性之心长明,关键时刻拼搏一把,不正是人生常态吗?
大马从市区起步,曾经有一段移师金石滩,现在又重回市区。她见证了大连这座海滨城市从崛起、兴盛到衰落而今又即将重新腾飞的过程。大马整个赛程从新兴的东港出发,途径百年历史的人民路与中山路,在大连快速崛起的象征星海广场折返,又沿着高尔基路返回历史更加悠久的七七街。一路跑来,跑过的不止是中西沙三个行政区,更是好似在历史的时光中穿梭,跑过的是这座城市百年的历史。
从彼时偶然的邂逅,到今日固执的坚持,少年终于兑现了接近30年的承诺,把儿时说过的大话变成了真实的奖牌。事实证明,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跑马如人生,到了最后都不是与他人的比较,而是对自己的超越。逆流而上,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在一次次对自我的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正是跑者的追求。
我少年时无知,青年时轻狂,把无知与轻狂当成个性的结果,就是错过了太多机会,也做了不少后悔事。
在体能与精力的巅峰期,我从未想过去跑步和锻炼,每日无所事事,好像青春的时光永不会消逝。现在30多岁了,身体机能开始逐渐走下坡路,明显的感觉到活力正在不可逆转的从身体里流逝。到了这时愈发感到年轻的可贵,也惋惜没把握住年轻时的大好时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现在回想,也已后悔无及。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挽回上一秒的过失?又有谁能预测的到下一秒的发展呢?把人生比成马拉松,以现代人的平均年龄,30多岁竟连半程都还未跑到呢!前程领先的未必能一直坚持到终点,而即便起跑落后,中途迷失,比赛不还是没结束吗?到终点还有一半的路程,从现在开始端正态度、奋起直追,未见得就不能后程逆袭。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跑马如人生,到了最后都不是与他人的比较,而是对自己的超越。逆流而上,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在一次次对自我的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正是跑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