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别人眼中的勇敢,但是我觉得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然后我改了自己的网名—是日救星。在我看来,在我做了这个决定的这一天,我被拯救了。
小时候谈梦想,从不觉得是什么遥远的事情,好像随便说说再努力一下就可以实现了。后来谈梦想觉得只有梦了,好像只能是梦了。高考失利,我没考上我理想的学府—中国传媒大学。进了内大,报了生物。起初我在想我的人生轨迹好像就要这么定下来了吧,好好学习,争取保研资格,毕业找一份相关的工作。有一句话是,差一点会让人不忿,而差很多会让人平静。起初,我是平静的。
可是这个念头有一天突然冒了个头,是在我听到同学说“因为我对生物很感兴趣,所以报了内大的生物系”,我好羡慕,好羡慕啊。可是我呢?现在学的专业和我喜欢的东西简直是天差地别。我不想也不敢面对这个问题,每天机械的上课,学习,应付各种事情,过的真的是很忙很忙,最重要的是,我能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对此的无奈和不开心。我失去了目标,只能姑且定为不要挂科。我失去了驱动力,只能被时间推着前进。我开始动了转专业的念头,可是这在别人眼中是极其幼稚的行为。听得最多的是“你能不能现实一点?你以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开始想,是我错了吗?就因为我没有社会阅历,缺乏生活经验?这就可以成为剥夺我自己想法的理由?可是不管它正不正确,可不可行,它就是我这个阶段,我本人的想法。对啊,这个世界上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确实是少之又少,但为什么我不可以呢?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有什么错呢?说“这是为了你好,让你少走点弯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就是想走那些弯路呢?我不想放弃去体验别样的路上的精彩。在你们眼中的一帆风顺的路,在我眼中其实是俗不可耐的。
客观的说,我留在本专业考到班级前20名就可以保研,转去新闻的话我只有考到班级前一两名才有机会保研。听起来似乎很吃亏,可是我觉得这并不能成为我将就的理由。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伍绮诗的《小小小小的火》,封面上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永远记得,你呼吸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我喜欢米娅,喜欢她居无定所,为了艺术创作将自己的行李缩减到一辆车就可以装下,以便于她随时出发,喜欢她总是在完成一部作品以后搬一次家。虽然说这样让她的女儿帕尔不得不配合母亲的安排不停的转学,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交朋友。但是这也同样是一场精彩的旅程,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这种去感受世界的机会。我也想这样,想为了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努力一把,哪怕到最后我依旧没能实现,但是我觉得至少,我努力过了,我能对自己说,我虽败犹荣。我把坂口安吾的话也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由于我的无知,我对生活只有一个十分普通的信条:不许后悔。”所以,我现在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后悔。我总是说我要做一个“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人,所以这一次,我决定鼓起勇气,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为了想要的生活努力一次。
昨天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觉得我这学期变了,变得更开心了。从来没有人这样告诉过我,我自己也觉得好开心。好像突然一下子,我就离自己梦想特别特别近了,从来没有那样近过的那种。意识到了有目标是一件多么多么幸福的事情,意识到了能为了目标努力是一件多么多么幸福的事情。要自由的人,其实要承担最大的责任,选别人少走的路,背负更沉重的枷锁,从来就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如果因为胆怯,坚持不住,扔掉自己坚守的一些东西,我们就成为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相反,如果我们能挺过那四下无人的征途,这段经历一定会磨平所有的胆怯,让我们变得从容。为数不多的热情留给值得的人和事。我反复提醒自己:我们约好的,要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要记得自己的初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们没有重来的机会了,要一生年少,痴心不改,放浪形骸,自由不羁。
最后,感谢我的小伙伴们,在我想转专业的时候听我倾诉我的想法,给我出主意,帮我分析利弊,给我介绍有经验的学姐,给我介绍相关的网课,真的谢谢。让我知道在我努力想要朝自己目标努力的时候有人在背后支持我,给了我去追的勇气。谢谢你们呀。
因为没有辜负我的热爱,我也谢谢我自己。这样真开心。
希望看到我的文章的你能鼓起勇气去为了想要的生活努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