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
累其气力,消其斗志,
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fu), 光 。
2.译文:
逼迫敌人太紧,可能遭遇反扑;
让敌人逃跑,其气势自然消减,
紧跟逃敌而不过分逼迫。
使敌兵劳累,士气消减,溃不成军后再去擒拿,
这样不经历血战就可取得胜利。
要善于等待,这样会对我方有利。
3.计名由来:
欲擒故纵: 为了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不加戒备。
比喻为了更好的控制,故意放松一步。
军事上指要使敌军失去战斗力,彻底瓦解,
必须示以一线生路,
让其抱有不战而求逃生的念头,
这样会造成更有利于己的战机。
此计最早表达是在《老子》第36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这段话体现出卓越的辩证思想,后世对此多有发挥。
后来慢慢演化为: 欲擒先纵,欲急姑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
欲擒故纵,意思是为了捉住敌人,事先要放纵敌人,不打草惊蛇,使他没有防备,这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计谋。
4.故事链接
姜太公说,攻击强敌一定要先养成他的强横,促使他的扩张。过分强横,一定会遭受挫折,过分扩张一定会出现缺口,就可以借机攻击他。
人常说,老天欲让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左传》中有一则故事: 郑庄公的母亲不喜欢他,而宠爱他的弟弟段,屡次为段要求各种超过规定的封赏,郑庄公都答应了。
段骄纵日盛,与母亲合计谋反,郑庄公名正言顺地出兵打败了段。
郑庄公心计之深可见一斑,他以纵容弟弟为手段,达到了消灭弟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