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巴巴直播到事半功倍的经验之路

樊登老师所说的心流讲书的感受,我终于能够深刻理解了。

他曾经提到,当他处于心流状态讲书时,他会完全沉浸其中,达到忘我的境地;

而如果只是为了工作而讲书,身体会变得敏感,嗓子会干燥,肌肉也会紧张。

对比之下,我深有体会。

今年,为了锻炼自己的读书能力并培养自己,我特意采用了一种“早起共读”的方式进行。

一方面,这可以克服我的拖延症,另一方面,也给我早起找点事情做,通过阅读来获得成果。

然而,昨天的第一次直播却让我感到特别的干巴巴,人也显得很拘谨。

整个一小时的直播下来,我感到十分疲惫,毕竟直播耗费了一些精力。

虽然也有一些收获,但我整个人都显得疲劳不堪。

然而,今天的第二次直播却完全不同。

我换了一种方式,不再照着书本照本宣科。

头天晚上我用重点划线的方式在书上进行标注。而在开直播的时候,我直接按照划线位置去拆解这本书的内容。

正是这种加入思考后的领读方式,一下子像是打开了一个突破口,让我能够游刃有余地阐述文章内容。


正如樊登老师所说:“心流是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让你忘记自我,只专注于当下的任务。”

在心流状态下,我不再担心自己的表现和观众的反应,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的内容中。

我开始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将其视为一项任务。

通过这次经验,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对于我来说,加入思考后的领读方式就是最适合我的方法,它不仅让我更加专注和投入,还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书中的内容。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才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务。

无论是读书、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