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经过四年的孕育,终于要问世了。看了期间的艰难历程,感慨颇深。成功伴随着很大偶然性,比如刚好有导演和制片人这样执着和执拗的人来启动这个事,比如在筹备一年后,最艰难的时期,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主演——要有很高知名度,并且愿意以自己的知名度带动项目;戏份不是绝对男一,还要愿意为青年演员开路;同时还能不收钱的男演员。这样的人哪里找?刚好吴京出现了,不仅满足以上条件,而且还主动给电影投资了几千万。整个剧组非常艰苦,克服了万千困难,从无到有的摸索,最后还感召到了刘欢来演唱片尾曲。还有一天,电影就要首映了。我想的是,是什么凝聚了大家的不顾一切?最吃苦的或许是吴孟达,60多岁的老人第一天收工后,回宾馆就哭了:“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要来受这种罪。” 这一切,包括我从来不对商业电影撰文,今天也忍不住撰文了,是什么凝聚了这些?一切的源头是刘慈欣,震撼世界的《三体》的作者,因为《三体》太宏大了,至今没有导演敢真正去落地和完成,但是他的《流浪地球》若成功,无疑是一次里程碑,为下一步《三体》的问世做了最好的铺垫。导演和制片人最先看到了这件事巨大的价值,若成功,一步到位他会成为国际一线导演,吴京也看到了巨大的价值,所以不仅不提片酬,还直接投入几千万,有了吴京的带动力,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来簇拥到这部电影,越来越多的人以参与为荣,实际上每个人都看到,电影若成功,自己的价值会被推到顶峰,所以不论是二十岁的小年轻到六十岁的老演员,可以不顾一切,发挥了自己身体的极限去投入。《流浪地球》成功过程具有偶然性,实际上却是必然性,当导演萌生了这股冲动时,四年磨一剑的毅力就已经注定天道酬勤,刘慈欣当年写《三体》、《流浪地球》等,那不仅仅是几年的事,可以说是在前半生的孤独中绘制出的宏大世界。
如果说刘慈欣绘制的是硬科幻,那么杨忠勋绘制的是现实版的科幻。不可思议,万千数据揭示宇宙的秘密。万千数据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通过硬技术去实现,中间的每个细节都是缜密的逻辑和最新的技术去创建。COOS生态技术的全面落地,相当于刘慈欣三体的竣笔,万里挑一的人能看到这个未来巨大的价值体,并且身先士卒全力投入到它的应用市场化,谁能在COOS任意一板块全面市场化拓展开来,谁的价值,就一步到位抬到世界级,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会全力以赴的参与进来,因为,他们会觉悟到,这是此生难得的全面重新书写价值的机会。
2019会有太多不可思议,在广漠的宇宙中,一切都是我们寻找灵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否精彩,决定我们最后找到的那个自我画像。
一切的奇迹都来自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