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时间如梭,如果说要对自己的2019年做总结,我会用这几个关键词~幸福,真实,舒服,平静,坚持,学习,感动,离别……
离别
这一年送走了我九十岁的外婆,前不久先生送走他大姨。
在外婆生病期间,她与生病之前判若两人,妈妈和小姨无微不至的照顾,病榻上的外婆竭斯底里的无法入耳的辱骂,声声对于我70岁的母亲,65岁的小姨造成了非常大伤害,她们无法理解,我们一家人,一个大家族都如此呵护的一个老人,在生命最后却以这样的方式与女儿相处。妈妈和小姨相互安慰,鼓励,一边流泪,一边依然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外婆,远在他乡的我们无法分担母亲的负担。每一次都只能一次又一次跟妈妈解释,外婆是生病了,原来外婆是得了老年痴呆狂躁症。外婆临走前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关于养老的问题。是不是有了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商业养老保险就是解决了“养老”的问题?显然不是。外婆去世后,妈妈和小姨近乎瘫软的在家里休息了几个月,常常想到被外婆辱骂的言语和情境,还无法完全摆脱阴影,从理性上看,妈妈和小姨都是需要一些心理上的支持,而我们作为儿女能够陪伴的时间实在是有限,还好,这一对姐妹是学习型的姐妹(都是教师),如今相约在海南度假,作为子女,我们也感到欣慰。
先生的大姨,我没有见过。我知道他这个大姨,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当他接到电话通知,得知大姨是脑溢血,马上赶回去了,匆匆忙忙见了最后一面,他与我分享在大姨弥留之际,他握着大姨的手,脑海里全是大姨当年对他的教育,给他写的信,鼓励他考军校……生活让我们拉开了与亲人之间的距离,物理空间的距离,心理的距离,在这位大姨走之前,先生也是多年未见她了。参加完大姨的告别仪式,先生赶回来上班,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跟我们分享,大姨生前帮助了很多人,她走的时候有很多人来送她。大姨的离开带给我们思考是:我们在活着的时候要做一个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光和热,希望和力量的人。
离别总是伤感的,离开的人回不来。她们的去世,让我们再一次思索“死亡”。死亡是一个哲学命题。五岁的儿子就问我:人死了会去天堂吗?天堂又是什么样子呢?灵魂是什么呢?自杀的人会去天堂吗?人们常常以为“死亡”是老年人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是一个误区。儿子的问题,我的回答一定不是最完美的,不过他在阅读中找寻答案,读完希腊神话后,他对于死亡的解释非常有温度,他甚至能够向我解说“死亡”的意义。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知道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境界。知道有一个结尾在等待着我们,对生命的宝贵,对光明的求索,对人间温情的真爱都要坚定很多。
如果有一天,我即将离去,我的墓志铭将为自己写上: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感动
在物质和欲望驱使的年代里,我们常常只顾向外张望,会忽略了烛照自己的内心,常常会感到迷离。有时候我们走的太快,离最初的自己越来越远,当我慢下来,在世俗的世界里爱本真的自己, 生命中总有那些人让我们心生感动。这一年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每周和我一起阅读的孩子们。她们对阅读活动的期待,牵挂,她们在阅读活动后的不舍离开,她们每一次给我的拥抱……都让我从他们的世界里看到我的美丽与哀愁、我的坚强与脆弱。
家长给予我的信任,让我很感动。70多岁的奶奶,90后的家长,每一次参加我主讲沙龙的爸爸、妈妈,每一次他们都是那么认真的参与,分享,实践,反馈,再探索,他们与我一起在教育实践的路上,携手共进。同时我也看到了我的“重要”。这份重要不意味着我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我的心对生命的允诺。
闺蜜给我的温暖让我感动,她们对我专业的信任,对我事业发展的出谋划策,对我失败的接纳和包容,和她们在一起,我可以毫无掩饰的开怀大笑,也不用忍住悲伤,深夜里我们趁孩子睡了把酒言欢,生活中一起追求不老的神话。有一位闺蜜还在我心情低落的时候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在先生工作特别忙的那一段时间里,我既要上课,又要接送孩子,照顾孩子,是我这些闺蜜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照顾孩子,让孩子也能够体验到另一个家的温暖,朋友的温情。
对她们的感动,让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我的课堂独出心裁的创意,孩子们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我的设想像珍珠,也许我的身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不重要。
学习
学习我们一直在坚持,对于学习的认识,我们需要深度学习。我们都要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深度学习的六项核心策略:
赋权:我主宰着自己的学习
情景化:按照主题整合多学科内容(围绕着儿童心理、教育跨界学习)
力求真实:参与到专家领域,与专家一起工作(与心理学界、教育界的专家一起工作)
延展:将学习延展到多领域
激励:为自己定制学习计划
联网:透过互联网工具学习,让我拥有了一种数字生活方式
坚持
有一句话说:开始容易,坚持不易。今年我坚持了哪些事情呢?
对自己,坚持每天阅读,做笔记,坚持定期分享,坚持每周带领3—6岁的儿童阅读,坚持做面膜,坚持定期针灸调养身体,在秋季来临之际坚持每天喝麦冬水,在冬季来临之际坚持每天喝姜水。
对孩子,坚持每天陪伴孩子阅读,坚持给孩子做早餐,坚持每天与孩子一起自省,坚持每天对孩子表达爱。
对先生,坚持每天与先生有深度的交流,坚持每次分开时的拥抱。
坚持不容易,坚持下来后,才发现,坚持的意义和价值。陪伴孩子阅读,孩子明显在语言发展上有他的优势,看图说话的能力,创造力,思考能力,专注力都有很大的发展。对于自己的坚持,很明显,身体状况很稳定,换季的时候,天气变化明显的时候,免疫力很强,因为坚持保养,皮肤也非常的好。坚持与先生之间有质量的交流,增进夫妻感情,我们不仅是夫妻,还是知己,所谓灵魂伴侣也就是如此。
平静
今年自己的状态中,“平静”是特别明显的状态。或许是成熟的一种呈现。更重要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态呢?我有和先生探讨过,这种状态的呈现,是自己放下了很多超出自己能力的期待、追求。懂得了拒绝,和放弃,也因为学习,懂得了同理理解、接纳和包容,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平静的状态很重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中,才能理性的思考。
平静下来,拥有了一颗大心,盛得下喜怒,输的出力量。我们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比海洋和天空都博大,但我们实在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累积至这种广褒,需要我们慢慢积攒,平静之心,积攒每一粒尘埃,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每一滴雨-------
幸福、真实、舒服
2019年,这一年,我感觉到很幸福。作为一名普通人的幸福、真实、舒服。
2019年,这一年,我放下了很多超出自己的能力的高要求和期待,专注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儿童心理、教育专业中,从专业领域里,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看到自身需要成长的部分,再进行系统的学习。我能够感受到我的美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这种美就是我的“自信”。
2019年,我一直在微笑。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在所有的关系中,我和自己的关系最重要。因为对自己的接纳和包容,对自己的爱,处理好了与自己的关系,才有精力和智慧去研究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我像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
生命是上场只有一次的馈赠,在生命所有的季节里播种。
2019年,这一年,我幸福着,以自己最舒服的状态,陪伴着孩子和爱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对待生活,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段产生过厌倦的情绪,愁云惨淡畏畏缩缩是一种活法,昂扬快乐兴致勃勃也是一种活法,我也曾有过人生的低潮期,在大的怀疑和绝望之前,静下心来,冷静客观的分析一下,安稳的睡一觉,万籁俱静时,摒弃世俗和金钱的阴影,纯粹从人性出发,充满快乐地想一想,迎接自己的新生活。
2019年即将过去,2020年,我依然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带着爱,阳光,深存感恩之心,像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早起播种,御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