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是一个人的面相不能代表他的内心。但是,还有句俗话是,面由心生。
那么实际生活中,我们到底可以通过面部来了解他的内心情绪吗?以下的描述是真的吗?
瞳孔放大-----恐惧,性欲
注视对方眼睛——人在准备好谎言时,更容易注视对方眼睛,已使对方相信或观察对方是否相信。(撒谎时注视你的眼神更多的是观察,而不是希望你能相信的眼神。)
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上面的藐视是我摘自网络,来自于“微表情”的分析。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这样的微表情指的多为人的面部微小表情。因为面部表情是我们情绪表现的一种方式,所以通过它能间接了解到我们的情绪状态。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项著名的实验,它考察了与情绪相应的面部表情。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由独特的主观感受(即个体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外部表现(即面部、姿态、语调表情)和生理唤醒(情感、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三部分组成。
查尔斯·达尔文在《人类与动物的情绪表达》一书中讨论了人类感情在视觉表现上存在共性。
联想实际生活,我们在想起一些伤感经历和愉快回忆时,面部表情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某人的面部表情来识别他当下的情绪状态。所以可以通过微表情来感知他当下的情绪。
但是如果在美国或者古巴,面对其他文化生活背景的人们,你还能通过其面部表情来识别他的情绪状态吗?要知道,不同文化在社交规范、手势、口头禅等等方面差异非常大。面对这样的文化地域差异,我们对于面部表情作为表现情绪的工具的普遍性代表性产生怀疑是正常的。
于是,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队伍来到新几内亚东南部高原,那里的佛尔族人与世隔绝,很多人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化,除了自己部落的面部表情外,没有接触过其他文化的情绪表情。这样我们首先避免了电影、杂志等国际性大众传媒的影响,真正实现了“跨文化”。
艾克曼和弗里森对研究的理论假设是,没有接触过异域文明的人们,依然能和来自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人们一样,能从相同的面部表情中识别出相同的情绪概念。
南弗尔族是弗尔族分支,研究者从中选择的被试,没有看过电影,不会说英语,从未和西方人工作过,也不住在有西方人的居民区。而对照组则选取了通过看电影、上教会学校等方式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
实验是由研究者呈现3张印有不同面部表情的照片,同时读一段简单描述情绪产生的情景给被试(一段描述只能对应一张照片)。在听完描述后,被试再指出和情景最匹配面部表情。
在实验中,充当翻译的当地人要经过严格训练,避免无意识的影响被试,避免用同样的方式翻译同一个故事,不对故事进行自己的扩充。
结果发现,被试除了在辨别恐惧和惊奇时正确率稍低外,其他正确反应的百分比均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未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被试在正确匹配情景和照片上无显著性差异。
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特定的面部行为和特定情绪间存在普遍联系,针对恐慌和惊奇的混淆,情绪的面部表情表现的确存在文化差异,但也不足以否认其他所有的面部表情不能被识别。
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7种基本情绪,伤心、快乐、厌恶、恐惧、愤怒、惊奇和轻蔑表情相同。
同时还有研究表明了,自闭症儿童对基本情绪面孔识别存在困难,解释了自闭症个体对其他人的情绪反应解释有困难的情况。
回到开始的“微表情”,研究发现,探索面部表情和形体表情如何泄露说话者本人是否在撒谎,整体身体的观察比随机判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一些。所以,知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知心,但想要更准确的话,要和形体一起观察更靠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