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周,终于等来李叫兽的文章~首先附上链接:如何让文案说人话
今日拆解分为两部分:新技能get+文章结构分析
新技能get
说到「说人话」,第一个念头就是:把话说清楚。
而叫兽的理解则是:真正有趣的“人话”,往往不是中立的简单描述,而是态度鲜明地支持或反对、引发好奇、提供有价值信息。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办法提高文案的“内容价值”,让文案变得“有内容”,能够像一个有趣的人一样通过聊天引发好奇、表达态度、提供信息。
对比之下,自己的理解还是过于宽泛,「把话说清楚」,就够了吗?
「提高文案的内容价值,让文案变得有内容」,粗浅的理解就是:写出来的文章要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把话说得好玩,就像阿文哥的教程,本来干货的属性,却能够说得很好玩,让人在耐心看完教程,get到新技能的同时,还能大呼过瘾。
那么,又要如何才能「说人话」呢?
叫兽提到了如下七个方法(原本是八个方法,最后一个方法觉得意义不是特别大,故省去):
方法一:制造反差(有趣的人往往能够制造反差感,通过指出生活中的矛盾现象,引发别人的好奇)
方法:原文案→对立面→对立面所对应的反差现象
①原文案:花同样的钱,买来更时尚的潮品
②对立面:花同样的钱,却没有买到时尚的潮品
③对立面对应的反差现象:花了很多钱,却依然时尚不起来
④叫兽修改稿:为什么有的人,每个月花5万块钱买衣服,仍然看起来很土?
方法二:树立共同的敌人(有趣的人会鲜明地反对某种不合理现象,并且和读者站在一起。)
方法:原文案→提炼原文案所对应现象→对立面→对立面对应的某种不合理现象
①原文案:全球最新潮流风尚,尽在你手中
②原文案对应现象:能够跟上潮流
③对立面:跟不上潮流,永远慢人一步
④某种不合理现象:去有些时尚门店却只能买到过时的单品
⑤叫兽修改稿:在国内门店能买到的国外时尚品,往往是人家去年的流行款
方法三:寻找极端情景(可以寻找某个论点能够发生的最极端情景。)
方法:原文案→提取对立论点→寻找对立论点同时发生的最极端场景
①原文案:我们的买手对时尚很专业,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帮你变得更时尚
②提取对立论点:店家只顾销售,买手更多的是考虑你时尚与否
③场景:发现某件衣服不适合你的时候
④叫兽修改稿:这件衣服配色太过刺眼,不太建议你购买。专业买手只给你时尚建议,而不是只会催你下单。
方法四:与你相关(有趣的人在聊天的时候,更多地关注“你”,而不是“我”。毕竟每个人都喜欢跟自己相关的内容。)
对于方法四,叫兽只是简单代过,没有详细解释,我更多的理解是找到用户的痛点。
方法:原文案→提取痛点
①原文案:最时尚的包包推介,最新的包包动态,最全的包包购买动态,最专业的包包搭配
②痛点:买到的包包不适合自己,买不到自己想要的包包
③叫兽修改稿:看看你现在的包包,问自己三个问题:它真的适合你吗?它真的适合你吗?它真的适合你吗?觉得不够时尚,找不到最合适的那一款?
方法五:帮别人表达(想办法表达出别人本来就想表达的观点。)
方法:原文案→文案主角→本来想说但是说不出来的话
①原文案:搜罗女神全球装备:经典包包、百搭围巾、秋冬大衣、风格裙子......尽在美丽说HIGO
②文案主角:女神
③本来最想说的话:你说我总是买太多,其实这些都是时尚必备基本款啊!想做女神,没有这些怎么行?
④叫兽修改稿:进化为一个女神,至少需要这些基本款:3个经典包包、6条百搭围巾、12件秋冬的大衣、24条各种风格的裙子......还有一个帮她找到这些时尚装备的APP
方法六:寻找附着物(其实可以借用其他概念,把它们当做附着物。)
方法:原文案→分解原文案→寻找附着物
①原文案:一个更好的潮品电商APP,应该是时尚顾问般的APP
②思考:如何让大众理解“找到合适的时尚品”比“花更多钱”更重要?如何让她们理解“时尚顾问般的APP”意味着什么?
③寻找附着物:明星。明星光彩照人,往往都是时尚顾问的功劳。私底下的他们,如路人一般。
④叫兽修改稿:明星打扮得好看,不只是因为有钱买衣服,更是因为,他们有时尚的专业顾问
方法七:提供有用的知识(让你的内容本身有知识价值)
方法:适当说点干货,至少让用户觉得有所收获
①原文案:我们为您量身推荐最合适的裙子
②叫兽修改版:买一条腰线高的裙子,容易显得腿长
文章结构分析
这是一篇干货文章,然而内容读起来却不显干涩。
开头采用了两个情景引入,某些文案写的太虚,不着边际,还有平时很多人说话也是如此,华丽的词藻反而太苍白。而且这两个例子列举的方法很巧妙,运用了如上的方法一和方法二。
在举例完工作、生活中不说人话的两个情景后,叫兽并没有直奔主题讲述如何「说人话」,而是继续用例子讲述「人是如何说人话」的,让读者对于说人话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后,才进入重点,告诉大家「说人话」的概念,之后再说明方法。
大概的结构就是:既然是“让文案说人话”,我们先看看人是怎么说话的→想象一下...(此处再次设立场景)→XXX不会.....而是....→真正有趣的“说人话”往往不是...所以...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①有助于读者首先理解正确的说人话是什么样子
②运用对比的手法,修改前后变化大,让读者更深刻理解说人话的重要性
③有了例子的帮助理解,对于「真正有趣的“人话”,往往不是中立的简单描述,而是态度鲜明地支持或反对、引发好奇、提供有价值信息。」更加理解,否则直接丢出来这句话,理解起来还是需要费一些时间的。
如此循序渐进,读者理解起来也更轻松一些。
而在之后讲述「说人话」的技巧时,并没有直接干涩的讲述技巧,而是直接运用了不同的例子进行讲解。讲解时还采用了如下结构:如何提高内容价值?→有趣的人往往....→比如...→假设XXX的文案本来是这样...→文案的修改思考过程→所以该文案可以这么说....
结语时,则是对如上技巧做一些简单的概括,用几句话升华主题,赞!
最后,用叫兽的话做结尾。
说人话的文案,就是让你的内容有看点。
你需要引发好奇;
你需要支持或者反对;
你需要表达你的观点或者态度;
你可以有一点情绪;
你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知识;
或者,你说出了我本来就想说的心里话……
总之,你没有在沉默,没有在纯粹用华丽的语言叙述显而易见的事实。
只有这样,你才更像一个“积极创造会谈”的人,说着“有意义的人话”。
否则,不论用多么华丽的语言叙述“地球围着太阳转”,都没有内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