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别人向我介绍《影响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时候,我不以为然,因为当时的想法是:我只想一心做一个专业人士,过简单的生活,不用学习这些套路与心机。
多年以后,大概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踩了太多坑,终于明白如果社会本身就是复杂的、如果人性本身就是混沌的,我们只能去了解它、掌握它,而不是视若无睹,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简化。
因为兴趣和需要,最近对社会心理学进行了主题阅读。当我用5个小时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大叹相见恨晚。如果我在一开始知道这本书所讲内容并认真实践的话,我绝对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其实也不用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事,如果有一双特别的眼睛去看今天的社会全貌,我们会看到对大众的影响力(包括注意力)的争夺战,从未像现在这样白热化过,所以我们才能从社会层级内部看到大牛大v的“此起彼伏”。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就是用技术放大了各种人和事的影响力,尤其是“超级个体”的崛起意味着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没有影响力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这是很恐怖的。
所以,对今天的你我来说,没有比影响力密码更加重要的东西了,尤其是你如果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你更是太有必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好在影响力密码就像是弥散在空气中的炸药,谁能看见它谁就能让它成为自己的力量。
而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是以科学实验的论证方法来研究,以帮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进可攻、退可守”为目的,并用了大量实例来帮助理解,所以兼具学术上的可靠性和理解上的易读性。
那么,《影响力》到底讲了什么呢?
我想我必须做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我把书中提到的核心原理提炼出来,很多人可能觉得“不也就是这样”吗?因为一看就懂,就以为真的理解并会实践了,这是我们人非常容易犯的毛病。
如果我不“剧透”,恐怕有人——尤其是迫切需要掌握它的人,因为缺少直接刺激而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那么,我还是略微“剧透”一下主要观点吧。这本书结构很简单,就是讲了影响人际互动中谁能让谁顺从的六个主要原理,我倾向于把它叫做人际之间的“阿基米德”支点。
1.互惠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类似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简单的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去加以回报。如果人家施恩于你,你就应该以恩情报之,而不能不理不踩,更不能以怨报德。于是我们身边这一最有效的影响力武器,就被某些人利用了。
2.承诺和一致
承诺和一致原理认为,一旦作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就会立刻碰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就会想法设法的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3.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原理认为,在判定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尤其是当我们在特定情形下判断其一致行为是否正确时。如果看到别人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时,我们就会判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4.喜好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对于这一点,恐怕不会有人感到吃惊。令人吃惊的是,有些我们完全不认识的人却想出了上百种方法利用这条简单的原理,让我们顺从他们的要求。
5.权威
权威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作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
6.稀缺
“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的稀缺原理会对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造成影响,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其实每一个原理,作者都有三个层面的解读:它为什么会起作用?如何利用它发挥作用?如何避免被它作用?
即便出版三十年,你读完之后一定会发现《影响力》其中的观点和方法论,放在今天依旧适用。书中以丰富多样的经典案例,精彩的作者点评,教你如何真正的掌握,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斯坦福大学因此将它列为权威教材,号称有史以来全球发行量最高的教科书。而想要学习囊括如此知识量的经典好书,你不仅需要“思考型”的阅读方式,并且只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万言归一,一切的理由都不过我们想变得聪明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