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佛家《心经》要义其一:“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本乃助世人明晓世间烦恼,照见智慧,破除执着,度离苦厄的经典。而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所有的人物都没有照见所谓的智慧,遑论破执着、空本性而出离苦厄。张爱玲以此为题,莫不是一种无形的讽刺。每个人都想要逃离一种人性所存在的生存的困厄,但却又不明白苦厄的根源,得不见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
心经,心经。
又或是指,人心之经。
两个人,即便是生于同时,长于同地,环境大底也相似,也还难说命运有十之八九会相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教育,塑造出来的人绝不会类同。作为个体之人,每个人内心想必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心经”。
本文欲从小说人物的“心经”入手,继而对整部书进行探讨,一抒鄙陋之见。
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部经
许小寒
“我有什么不好?我犯了什么法?我不该爱我父亲,可是我是纯洁的!”
20岁的许小寒觉得自己是纯洁的,认为她对自己的父亲的爱是纯洁的,不似绫卿有着世俗的目的。她确实单纯,外表单纯的她只是单纯的想占有父亲。。不过十二、三的年纪,她能发现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变质,并且利用自己纯洁的外表,一步步瓦解其父母之间没有猜忌没有试探没有嫌疑的爱。其内心阴暗及性格上极具侵略性,不由得让人战栗。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在“无暇完满”的家庭中成长出来的孩子。
成年之后的小寒更甚,因着一己私欲,改变了四个人的命运轨迹。撮合绫卿与龚海立时,所做之事,正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在不伦之恋中挣扎的女子的聪明、心机,以及那份对爱的渴望与占有。从那一句纯真的“恭喜”,事起。她挑拨了龚海立于波兰之间的关系,使之与波兰绝无可能,替绫卿铲除情敌,为两人之好合铺路同时也使她父亲不怀疑她。方20岁的年纪便有如此深的心思。难得不让人惊叹其叵测之心。
而后,随着矛盾的激化,许峰仪借绫卿以期逃避,龚海立的再次告白,许太太的察觉和她逐渐浮出水面的秘密。许小寒终究是在这一场心灵与伦理的较量中败了下来。
她的命运仿佛是带着些许古希腊悲剧色彩,从开始注定有着不好的结果。她无法冲破这世俗的桎梏,无法打破固有的观念,无法透视自己内心,她只想不断的去获得,去占有。虽然出生在一个貌似幸福完满的家庭,但是家庭无法给予她一份踏实的安全感。内心的世界里,我相信许小寒是彷徨无依的,渴望找一个依靠,久之,便以为爱上了父亲。其实不然。
这着实是一个可怜的女子。
许峰仪
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温文尔雅,温存风趣,健康自律,是当时社会成功男士的代表。虽然外表是刚强硬气的,但其内里却是十分自私懦弱。
如果他怯于世俗伦理,仅仅想要维持着父女的正当关系,他起先就应当斩断自己与许小寒过分的交往。但是七八年的时间下来,他一直怯懦着,从未直截了当的去解决,去斩断女儿对自己的恋慕,相反,他自己也在这种逐渐加深和成型的乱伦之恋中沉沦。
“你给我了精神上的安慰”。
这句短短的话,不得不说是一种残忍。这是这些年来他对她的态度,潜意识里接受她的感情,然而现实中一再逃避,嚷了“要搬到乡下去”七八年却始终没去。他日常中的默认给了许小寒一种希望,让她“满心只想越过篱笆去”因为“那边还有一个新的宽敞的世界”。然后最后终是许了她一个失望。不得不说是他的自私与欲望毁了自己的女儿。
许小寒的步步紧逼,矛盾深化,他却抛下妻女与段绫卿在一起,躲开这一段畸形之恋,岂不是懦夫?
段绫卿
许小寒实则是傻的,就个人的命运与选择来讲,段绫卿实在比她聪明得多。
受着新式教育却又被家庭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她心思细腻,识得大体,勇敢坚韧,她深知自己身为女子在社会上的软弱性。对于改变命运,逃离人生的“苦厄”,她本能想去依靠一个男子,故在某个范围内她是“人尽可夫”的。
且不论她待许峰仪之情真假,但说她的选择。弃了原本世人看来最合适的归宿,选择和许峰仪,自己甘愿去背负世俗的议论。想来许峰仪是她所认为最可靠的保障,能够为她逃离生活苦厄做依靠,能够提供她所需要的“人生需求”。在这一个方面,她实在是一个勇敢坚韧的女性,纵然她命运的发展亦不会如何乐观。
也许在读者眼中,这个女人或许可怜或许可鄙,但于我,她是一个值得赞赏的勇士。
许太太
无名无姓的许太太一如张爱玲笔下的许多女性,没有自我的意识,受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在家庭宗族中埋没了自己的性情,逆来顺受,得过且过。
张爱玲笔下的母亲极少符合人们素来认知的无私高尚,许太太作为一个母亲,不算是一个纯粹的母亲。许小寒出生便被说“克母亲”,许太太虽没有送走她,却畏惧着不敢尽一个母亲的职责,没有给予许小寒足够的母爱,“不早管”她,致使许小寒在成长的过程中愈加依赖父亲继而感情变质,造就了最后的悲剧。
如果说,她不是一直在隐忍、旁观,能够给予许小寒一份正常的母爱,也许有些无奈便不会发生。
三、冷峻的笔法与深沉的心思
“恋爱与婚姻是作者至此为止的中心题材”,傅雷评价张爱玲作品时如是说。
然我们看张爱玲笔下这许许多多的恋爱与婚姻,都暗藏各异的人性、意识与本能的欲望。张爱玲擅长通过对情欲本能与心理扭曲现象阐释和剖析人性的深处。《心经》便是典型。
张爱玲其人深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小说《心经》也有着浓厚的弗洛伊德理论色彩。弗洛伊德的“厄勒克特拉情结”(即恋父情结)中的感情依恋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男女之情,而是一种父女之情的变态发展化。正如《心经》中的许小寒与许峰仪,生活中缺少母爱,把所有的依赖之情加于父亲身上,久而久之,情感注入过多便变了质。豆蔻之初,她便有着对爱欲的追求,而后渐渐迷乱其中。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父亲的许峰仪并没有过阻止这段“不正常不健康的爱”,潜意识里他不愿以父亲的身份对待小寒,因着欲望和本能,选择与她共同沉沦。张爱玲对其语言、动作的描写,在字里行间透露出那些埋藏在人物内心的秘密。“我谁也不怪,只怪我糊涂了”、“仿佛给火烫了一下,掉过身去,不去看她”,这些描写间接的表现出一个男性本体对着恋慕自己女儿的情感的纵容,他自己抛却了儒家道德伦理,让女儿成为他和许太太情感消灭后的“精神上的慰藉”,然而最终还是压抑了所有的情感,桎梏在了现实里,他选择了逃避——与许小寒有七八成相似的段绫卿搞婚外情。关于小说最后的结局,张爱玲文中有着很多伏笔与铺垫,许峰仪第一次见到段绫卿就说二人十分相像,而后小寒亦把绫卿作为自己的替代介绍与龚海立。故后来许峰仪与段绫卿之间的婚外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许小寒对于父亲的爱想来并非一种纯粹的男女之爱。“女人对于男人的爱,总得带点崇拜性”,小寒表明自己对父亲是崇拜的,殊不知她的爱有可能就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父亲许峰仪,家道振兴,温存风趣,乃是当时社会成功人士的典范,是所有女人可依赖的对象。在这里,许小寒消解了他作为一个父亲的身份,而是纯粹把他看作一个具有身份地位的男人去崇拜依靠。到了极端以后,小寒自然地以为是爱。但这并非两个纯粹的个体之间的爱情,而是一种极端而扭曲的情感。她会占有,她会因此变得内心阴暗,她会变得倔强执着。“篱上的藤努力往上爬,满心只想越过篱笆去,那便还有一个新的宽敞世界。”但是“谁想到这不是寻常的院落,这是八层楼上的阳台。过了篱笆,什么也没有,空荡荡的,空的令人眩晕。”许峰仪是藤,躲开她又怎样?而那个矛盾爆发的夜晚,“她决定去找绫卿的母亲。这是她最后的一着。绫卿告诉她······”小寒的执著与单纯,细想来有些令人生畏,她对父亲的爱简直是近乎自恋的自信,近乎痴狂的占有欲,仿佛一切在她手中。这样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人物心理与意识的描写在《心经》中有很多,尤其关于小寒,整个小说亦是以小寒为叙述角度,更为直接地呈现小寒个人的意识和心理状态,将表层的生活故事引向深层的 “心理现实”。从而引发读者对人性本能中的欲望与社会中的伦理关系思考,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的考虑,或者仅仅是对一个个体与社会属性的思索。
故事的最后,小寒是失败的、悲剧的,与母亲的较量失败,向父亲的索爱失败,与世俗伦理的斗争失败,想摆脱命运悲剧性的失败。也许她的命运从生来就带有着悲剧的色彩,她的作者张爱玲试图以她来阐述人性哲学,而她就是注定了的悲剧命运,一如古希腊悲剧人物一般。
继续深入命运的注定一说。母亲的恻隐,使她躲过了过继给三舅母的命运。母亲的疏离,父亲身份的消解,她和许峰仪有着日久生情的原始条件。父亲许峰仪的身份地位满足了一个少女对男性所有的渴求,她实在是难以逃脱爱上父亲的命运。命运为她编织的牢笼,内心无力打破的魔障注定了她的悲剧。张爱玲大概以“原欲”的目的写了这篇小说,情欲,肉体,盲目,挣扎,痛苦藏在每一字句里,她所想在小说中表达当是人性中欲望对人的影响操纵是人无法躲开的命运。而这欲望往往是丑陋肮脏对人性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副作用,它改变人的气质性格,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在张爱玲《传奇》、《金锁记》等其他的小说中也有着体现,左右不过是人看不透玩不过逃不开的命运。
张爱玲之文“苍凉而悲壮”,这与她对世间的看法不无干系。她冷峻消极的眼睛打量着世间万千,转化为笔下种种不完满而暗黑的世间万象。她不同于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往往能提出一个疗救的方法,她只想借悲剧之手呈现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如《心经》,揭露出被人性之中的欲望操纵是每个人逃不开的命运。而戏剧理论家阿·尼克尔说过:“所有伟大的都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张爱玲是个伟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