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咬着年的尾巴,悄没声儿地莅临人间。蜇伏蜷缩了一个冬天的身体,就像深埋地底的种子感受到春的气息,莫名地渴望拔节生长。
寒假是闲散而放松的,经过一个学期没日没夜的忙碌和期盼,进入寒假后毫不犹豫地丢掉原有的作息和斗志。每个早晨从九点之后开始,早餐后洗涮整理一番,时针带着嘲笑指向十二点。陪孩子出去逛一阵、打一会球、讲一本故事,一天时光就所剩无几。时间就像深秋时的树叶,一片片飘散在岁月的风霜里,了无痕迹。放假前计划读的书,一本也没读完;计划写的文,没有一点头绪。眼看着年在铺天盖地的美食中渐走渐远,心中升腾出无限的恐慌。假期余额不足,新春如期而至,不能再蹉跎大好时光了。
从老家返城,脱离等吃等喝的生活状态,进入充电模式。春来正是读书时,埋首名师的文字当中,静享斑斓幽深的美景。重读《一路修行做老师》,如沐春风,工作中的困惑和积怨、牢骚和无奈、彷徨和迷茫在阅读中烟消云散,对即将开始的工作更加笃定,对未来的人生方向更加明晰。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一笔一划亲笔抄写,只为把那些睿智而温暖的话语刻在心里。捧读绪凤姐姐的《名师教学研究》,如赏姹紫嫣红的春花,各位语文前辈的教学思想和课例芬芳而来,篇篇精美字字生香,叫人不忍释卷。春光无限在书中!
前天下午,结束了一本书的圈点勾画,从书中的风景抽出身来,到灵山上转悠转悠,寻找另一种春色。走下车,雪花漫天飘扬,轻盈如飞羽,活泼如精灵,呼朋引伴说说笑笑凌风而来。山上寂静肃然,灰绿的柏树林沉郁呆滞,灰褐的灌木猥琐衰颓,雪花不看它们的脸色,尽情地在天地之间欢笑舞蹈,感染得山雀们也叽叽喳喳忽而左右飞旋,忽而停栖树梢,忽又你追我赶冲向远方。山顶风更大,我们戴上帽子,尽可能地缩进衣服深处。头顶,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大风中静浮着,引得女儿惊叹呼叫,我们都开始关注这只坚韧顽强的小鸟。浑身乌黑的它暂停了阔大的双翼,凭借空气的浮力悬在空中,像极了春天里广场上空的风筝,偶尔扇动几下的翅膀,仿佛在进行自我身份的证明。小鸟冷不冷?它怎么不回家呀?女儿问。我说,它穿着厚厚的羽毛,在练习飞翔,不怕冷。飞雪中,小鸟执着地与大风搏斗着,与自我搏斗着,成为天地间最美的风景。也许,它是特意挑拣这样的天气来磨练自己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话对世间万千生灵都适用吧?苦痛和磨难是生命的必然,是成长历程必经的若干段。逃避苦难、抱怨生活不应该成为生命的常态,而应该像这只外表不起眼的小鸟,迎风飞翔,靠自身力量寻找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远处,山的身影如沉默的睡狮,静静地注视着这山之精灵。灰黑的树木光秃着枝干,随意伸展摇曳在风中,信笔涂一幅水墨写意,做拼搏小鸟的背景。
顺着一条荒草连绵的小径信步前行,雪花渐小渐停。亮开嗓子,唱几首熟悉的歌给漠漠冬野听。已经立春了,春节里有好几个早上,听见小鸟在寒枝上旁若无人,唱得婉转悠扬。“春江水暖鸭先知”“虫声新透绿窗纱”,最先感知到春天气息的不是草呀花呀,而是这些小动物们,春天就是在鸟儿们的千呼万唤中仪态万千风姿绰约地走来的吧?眼前枯黄草叶下面的根,也该在积蓄着萌发的力量吧。兴尽折返时,天色渐晚,又有小雪粒簌簌飘落。到山中走一遭,身心愉悦,大自然是最好的心灵牧场,要时时走近去汲取精神的滋养。
一路前行一路歌,在深深浅浅的文字中寻找春的光辉,在漠漠荒寒中寻找春的踪迹,在兴趣勃勃的找寻中给心灵涂一抹亮丽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