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摘录
洛克菲特说:“假如沟通力也是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来购买这种能力。”我认为沟通力之高下,比沟通技巧更重要的是沟通时能否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北宋程颐程曾说:“临事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如果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从对方的视域看问题,一切矛盾都将迎刃而解。
人的格局是由委屈撑大的。老师如果我们说错了、做错了,勇敢地向学生、家长道个歉。这不是丢脸的事,不会有失您的尊严,相反会更加凸显您的光辉形象
被人误解的时候 ,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无奈的时候,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被轻蔑的时候,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
一、家长现状分析
现在的家长和二三十年前的家长没法比。在之前,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使说的最多的就是:“老师孩子交给你了,不管怎样打、骂都行。”家长对老师绝对的信任,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一百个放心,家长对老师也特别的敬重。而现在,随着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法制意识的增强, 再加上普遍比较溺爱孩子 ,老师批评重一点 家长都要计较 哪里容得了老师打孩子。
二、教师现状分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难免会出错。在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过程中,老师不愿意承认过错原因:1、觉得家长忘恩负义,老师对她孩子的99好没有记住 偏偏拿一个不好,为难、刁难老师。2、觉得家长小题大做,成心和自己过不去。3、面子上过不去,觉得如果承认了过错,在孩子面前没了威信;4、不觉得有错,坚持自己说的,做的没有违纪违法,不至于道歉。5、固执撞南墙不回头。
三、有效解决策略
1、如果老师和家长的矛盾已经发展到学校出面交涉了,老师要善于找台阶,表个态。如果真的有过错,要勇于道个歉。
2、如果说属于家长无中生有的情况,最好的解决策略是平心静气的沟通。任何误会、误解都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造成的。面对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不妨高风亮节,先表个态:如果老师错了,一定赔礼道歉。然后再心平气和的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