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当真是有点过分,每次看到不好看的电影总是不愿意放过,非要拿出来“鞭尸”一番才肯罢休。
前一段时间看了《大人物》,看完之后整体感觉:
恩,很完整。
伏笔,人物,剧情都很连贯,但是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尴尬。
后来搜索的时候,发现原来改变自韩国电影《老手》,当年的票房冠军。
为了找到原因,我又看了一遍《老手》,两个故事包括台词,加上打斗动作基本上一模一样。
改的地方主要有几点:
为了突出主角的悲惨状况,男主角还房贷的压力改成了求学区房的压力,第一个改动其实不错,韩国和我国之间的国情差别,确实改成学区房比较合理。
第二个改动就是开头设计,原片是围绕“车”在进行,两位警察乔装去买车-----被偷车-----男主角藏在车里混进恶势力窝点-----打架,但是中版一开始的场景是在杀鱼的菜市场,两位司机小哥慌慌张张----两位杀鱼哥眼神暗藏杀机----交警查车----女司机把车别停----男主角藏在车里混进恶势力窝点-----打架。
这个开头其实是上个故事的后半部。
这半个故事的高潮还是窝点的打斗,但是中版开头太过精彩,导致本该出彩的打斗场面低于观众的心里预期,也就是:
违背观众心里套路的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点改动是卡车司机索要工钱---修车工陈勇强遭遇强拆索要租金,很多评价多是赞扬反应了社会现实,更加中国化,这点我赞同。
但是如果你真的遇到过类似事情,你就知道底层人员根深蒂固的自卑感,弱小感和无力感,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往往是聚众闹事而不是单独行动,所以无论是大半夜的找黑道背景的洪铁军要钱,还是在泰华地产门口挂牌子抗议,老实人陈勇强一个人是做不出来的。
第四点改动就是显而易见的片名《老手》改为《大人物》。
虽说两个版本都是为了突出人民警察的英雄形象,但是韩版是警察局里的老油条运用自己各种熟识的“潜规则”最终成功维护了心中的正义打击犯罪的故事。
中版是一个喜欢暴力执法的“孙大圣”运用自己怼天怼地还能化险为夷的主角技能,最终维护了心中的正义打击犯罪的故事。
我觉得还不错,站得住,毕竟我们传统的“猴王孙大圣”就这性格,但是导演你选人的眼光差点啊。
主角定位是:痞帅!
你说王千源这是痞帅?
王叔这一看就是双有故事的眼睛,我一直以为他是幕后的大boss好吗!
英雄末路,双面间谍,佞臣反贼,乱世枭雄,郁郁不得志……都可以,王叔是一个有太多层次的人,“孙大圣”对他来说层次有些单一。
不过包贝尔这次却取得了一致好评,包贝尔演小人物其实要比演主角得心应手得多。
最后想说一下剧情和人物之间的冲突。
剧情改动不大,但是你得符合人物性格啊,从孙大圣去调查案件的时候和华泰集团的崔京民扯皮,比如和不是一个部门的领导打哈哈,我们都可以看出他是个灵活的老手。
但是这么一个灵活的人却为了“规定不能喝酒”和富二代赵泰当面呛起来,而且他还是去求人办事的好吗,这前后矛盾啊。
我看的时候一直以为这是主角故意的,他肯定是要出手,出手了,出手了,结果就只是因为“规定”。
最后,王千源和包贝尔的大决战还不错,毕竟飙车,打架,围观都用上了。
所以这个电影一共一个半故事,给人的感觉其实是这样的:
综合来看就是开头和结尾都很精彩,甚至开头要强过结尾,这是我们做学生时最常用的作文模式,那么电影适用吗?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把作文的开头写好呢,因为老师改作文基本上只看开头啊,可是电影我们买了票每个人都是要从头看到尾的,即使它不咋好看。
所以如果电影开头过于精彩会让观众过早得产生疲劳感,以至于后面的内容都会稍显无力。